:::
金光布袋戲中的萬縷絲、葉小釵、亂世狂刀(左到右)。(皇冠藝術節 提供)
藝術節 Festival 藝術節/台北

熱鬧、另類的春之演藝

第四屆皇冠藝術節

帶著一點點俏皮的「邊緣」性格,皇冠藝術節九七年春第四度「另類」登場,古名伸、密獵者在其中重現江湖,金光閃閃的霹靂布袋戲與老成持重的相聲對壘,還有中規中矩的學院製作與實驗精神不死的香港「沙磚上」相比美。六個節目陣勢雖不大,卻因型態各異而呈顯出熱鬧的場面。

帶著一點點俏皮的「邊緣」性格,皇冠藝術節九七年春第四度「另類」登場,古名伸、密獵者在其中重現江湖,金光閃閃的霹靂布袋戲與老成持重的相聲對壘,還有中規中矩的學院製作與實驗精神不死的香港「沙磚上」相比美。六個節目陣勢雖不大,卻因型態各異而呈顯出熱鬧的場面。

古名伸舞蹈工作室與蘇安莉《無關四月》

4月11〜12日

皇冠劇廣場密獵者《一切看準時機》

4月18〜21日

國立藝術學院劇場藝術硏究生趙之婷等《芳心之罪》

4月25〜27日

霹靂布袋戲劇場版

5月3〜4日

香港沙磚上劇團《酷戰紀事III》

5月9〜11日

相聲瓦舍《相聲說垮鬼子們》

5月16〜25日

「四月」的即興舞蹈

許久沒做個人發表的古名伸想在九二年的《越過屋脊》之後,繼續嘗試表達出「即興」的因子在她身體上持續發酵所產生的作用。這次的演出《無關四月》,古名伸找蘇安莉一起搭配,除了兩人各做一段獨舞及雙人舞呈現外,一支共創的即興片段是爲重點,遊戲規則由古名伸設定,確立基本結構,再由兩人發展出「當下」的動作。

「不是宣言」,氣質愈發顯得從容不迫的古名伸特別強調,她說即興不是一件偉大的事,九二年以前她只把即興看作訓練自己身體的手段,而當她得以因即興的訓練而打破動作受意念框架的束縛時,將「隨時接受不同的變數」這樣的質素搬上舞台,也就成爲自然的事;在《無關四月》裡,由觀衆來選擇決定音樂,澈底考驗舞者如何在不可預期的狀況下,隨時找到自己身體的脈絡以將表演發展下去。

密獵者新同伴傅裕惠「看準一切」

傅裕惠去年在女節以露露劇團之名翻譯改編美國編劇大衛.艾佛斯(David Ives)的Sure Thing爲《自虐,沒關係》,今年則投入翻譯劇本「同好」密獵者的旗下,繼續將艾佛斯的荒謬、瘋狂植入台灣劇場,要上演的是艾佛斯九四年出版的短劇集《一切看準時機》(All in the Timing)中的五齣短劇。

翻譯劇本的時空背景都經過重新處理,免得台灣觀衆笑不出來,且傅裕惠不遵照外百老匯演出的格式,除了〈自虐〉因演過而不炒冷飯外,也剔除了難度甚高的〈菲利普.格拉斯買了一條麵包〉一段,選做的五齣短劇分別爲:〈台詞、台詞、台詞〉、〈宇宙訴言〉、〈我愛台北〉(原〈費城〉)、〈托洛斯基的各種死法〉,與〈簡善的中文會話〉(原係英文會話)。劇中或由三隻被關在籠子裡寫《哈姆雷特》的猴子,或由在語言上無法獲得交集的曠男怨女,或由頭上被崁著一把斧頭卻多活了一天的俄國革命家……,艾佛斯對文明生活、語言的溝通盡其所能地嘲諷,最終指向對人類存在處境的種種觀照,得到《紐約時報》「極端愉悅,生動活潑;看似愚蠢卻蘊含睿智」的評語。

而傅裕惠顯然愛極艾佛斯劇中「人生如戲」的況味,要將整個劇場安排成大富翁的遊戲場,玩家─ ─觀衆將旋轉轉輪決定五齣短劇的上演順序,卒子─ ─演員則全員待命聽候隨機的安排,其中「機會」與「命運」一樣不缺;導演稱呼這種看戲的方式爲「遊戲隨機安排」,以比附作家曾陽晴說的「落筆偶然的頭開」。

藝術學院硏究生搬演的劇碼《芳心之罪》

普立茲獎得獎作品,貝絲.亨萊的《芳心之罪》,由國立藝術學院劇場藝術硏究所表演組的硏究生趙之婷、王以靜等演出,理論組的施立執導。多年前「學長」陳培廣也用過同一個劇本改編爲《寂寞芳心俱樂部》上演,這次《芳心》再搬演,和其中的「女性」課題發人深省有關。導演施立說,《寂寞芳心俱樂部》將故事背景鑲嵌在民國五〇年代的台灣眷村,但是皇冠藝術節裡的《芳心之罪》,時空背景就在現在的台北,因爲許多問題都存在當前,包括婚姻暴力、家庭傳統的包袱、女人的寂寞與生存的問題等等。另外《芳心之罪》也把演員縮減至姊妹三人,在表演上以寫實爲基調,原則是「把故事說好、線條做出來」。

金光布袋戲轟動劇場

電視金光布袋戲搬到劇場,由《超時空封神榜》開先例,然而皇冠藝術節則進一步邀霹靂衛星電視台將螢光幕上充滿特效的「霹靂」布袋戲系列,搬到皇冠藝文空間做完整的現場演出。霹靂布袋戲的製作群接下此重擔,首先考慮的是如何讓「霹靂」系列的體質突破電視的格式,在不能NG喊卡的狀況下,於劇場裡展現出一樣「金光閃閃、神來神去」的效果。結果是採「文武分家」,亦即在劇場後方架設螢幕,呈現神乎其技的武打畫面,電腦動畫、外景拍攝一項不缺,文戲則採現場演出。另一方面,製作群腦筋也動得極快,馬上學會運用劇場的空間特性,將以有獎徵答、觀衆上台親自操作戲偶的方式進行現場互動。

屬於新新人類的霹靂布袋戲,以「轟動武林,驚動萬敎」之姿,年來引起熱烈討論,原因就在於雲州大儒俠史豔文的時代悄然於八〇年代落幕後,許多學者以爲台灣布袋戲的藝術創造生命力也隨之吿一終結。未料黃海岱之孫、黃俊雄之子黃強華、黃文擇竟然可以「霹靂」系列再造金光布袋戲的一個全新世代,葉小釵、素還眞、一頁書的恩怨情仇說不盡,影友後援會的人數也節節攀升,其中絕不乏高級知識份子,瘋狂不已。也因此,霹靂布袋戲一經列入皇冠藝術節的節目單中,就已成爲後援會爭相傳吿的訊息,聲勢一點沒因換了舞台而稍減。

來自香港的前衛劇團「沙磚上」

因爲長期以來一直保有著小劇場「純眞」的實驗性格,讓劇評人王墨林大呼感動的香港沙磚上劇團,九一年在皇冠藝術節發表《酷戰紀事I》,九七年則帶來《酷戰紀事III:爛命一條》。《酷戰紀事III》去年十月在香港演出,由鄺爲立導演,帶領觀衆進入設定好的遊戲歷程,讓觀衆無一刻可靜處於觀衆席「旁觀」,全程參與創作元素的運作,引起香港劇界一片討論之聲。

節目單是本習作簿,演員帶著觀衆拿著習作簿在以磚塊分割的劇場中進行「覓蓬萊」之旅,之後,習作簿上問道:「我是誰?」並寫下卡爾維諾《看不見的城市》中「……埋葬在過去底下」之語。九七前夕,沙磚上仍積極爲香港的歷史、己身身份的認同找尋著記憶,即使只有片斷也好;且在議題之外,保持無政府狀態的經營方式,沙磚上也從來沒有放棄對劇場空間,以及與觀衆互動關係等劇場美學課題的不斷質疑。睽違台灣六年後再來,沙磚上仍可給予台灣小劇場一些對比、刺激。

以相聲爲藝術節閉幕

相聲瓦舍以《相聲說垮鬼子們》重返皇冠藝術節。馮翊綱與宋少卿去年九月正式爲相聲瓦舍申請了執照,準備認眞「闖一闖」,兩人集體創作,要在皇冠藝術節做十場演出,主題掐準中華民族的「團結力」做文章。劇情以梁實秋與老舍抗戰期間於大後方聯口說相聲的軼事爲大綱,擬造了舒大春、梁小秋兩位敎書匠,要在「四萬萬中國人大團結」晚會說相聲給蔣委員長聽。故事雖然發生在抗日時期的大後方重慶,馮翊綱說骨子裡卻指的是當今的台北,充分發揮說相聲「以古諷今」之長;之中處處要挖中華民族的病根,光是吐痰這事兒就給「三翻四抖」了一陣。

皇冠藝術節辦到第四屆,頗値玩味的是,皇冠藝文中心小劇場這個場地,對於創作者來說,似乎很容易刺激出特別的空間想像,尤其是與觀衆間的親密互動方面。拿本屆的節目來看,即興的舞蹈、實驗的小劇場、輕薄短小的相聲演出等,幾乎所有的創作者都表達了對這個百來人場地的特殊興趣,做了些開放性的嘗試。而這個場地乃至於這個藝術節,是否可以藉此不斷培養出一群特定的觀衆,甚至呈現出一定的美學品味,倒是更令人好奇了!

 

文字|樊雯  文字工作者

新銳藝評廣告圖片
評論與回響廣告圖片
歡迎加入 PAR付費會員 或 兩廳院會員
閱讀完整精彩內容!
歡迎加入付費會員閱讀此篇內容
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
Authors
作者
免費訂閱電子報廣告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