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進階搜尋
-
藝問藝答.藝搭藝唱
藝問藝答 藝搭藝唱
問:近幾年來,許多人嘗試將舞台劇與其他媒體結合呈現,產生了舞台劇「電影化」與「電視化」的結果,然而這種結合除了是用攝影機將舞台表演攝錄轉播之外,似乎見不到有什麼具新意的創作。請問您個人對這些實驗性的結合做法,有何評價?您認爲這些做法還有哪些可以突破改進之處?又,您認爲在這種泛媒體的時代中,身爲戲劇表演之母的舞台劇,應如何自處,並開創出新的格局? (台中.劉淸彥) 答:舞台表演結合了電視電影或現場攝錄轉播或幻燈,這是時代趨勢,客觀來說沒什麼對錯,但是當然有好壞之分,看導演的結合判斷是否成熟。有時是喜好作怪,有時是基於沒有自信、怕自外於潮流顯得不上進,有時是不了解自己樸素的舞台已有自足的魅力。當然,在這些壞例子之外也有許多好例子。 每齣戲都是一個「體」,不相干的元素放進來總有爲難之處,融爲一體是個愼重,且要花時間的工作,而我知道絕大多數本地的導演都在演出前一天彩排時才看到那個科技媒體的出現。我以前作品中好像一直不曾使用過多媒體,舞台衆多元素中我較偏愛「人」本身,不習慣在「人」身上裝飾過多。 面對這樣的泛媒體時代,舞台劇大可以與它愉快的結合;只是我說過了,要愼重。如果創作者拒絕這樣的結合,那麼相形之下,舞台劇的特點就該更淸楚明確地凸顯出來,即「表演」本身。台灣的舞台劇還在起步,不論編劇、導演或演員,前面的路還很長遠,要達到所謂「新的格局」還有很多事要做。離開包裝,「體」本身的能耐美醜會更被期待,更被要求。我反而認爲這是更純、更好的事。 文字|金士傑 演員
-
台前幕後
到比利時「打造」凱瑟琳.迪拉薩
法語民謠詩人凱瑟琳.迪拉薩,訪台後對台灣歌謠產生濃厚興趣,透過這次前往比利時製作唱片的幕後筆記,了解她如何融會詩樂與台灣阿美族歌謠。
-
台前幕後
中德共創新歌劇
台北音樂季登場的歌劇《奧菲歐與尤里迪妾》,是一次中德藝術的交流實驗,由德特蒙歌劇團和台北市交響樂團共同合作。舞蹈的部分由旅德多年的林美虹編舞,中德舞者同台演出。
-
特別企畫 Feature
天地有情 樊曼儂「美」的追尋
樊曼儂說「要享受好的旅遊品質,要先照顧自己的身體」,如此實際的旅遊行家,最令她著迷的卻是中國江南的性靈之美。
-
特別企畫 Feature
邊走邊唱 王海波的「走穴」之旅
邊走邊唱的日子讓王海波不太懷念城市與城市之間的異同,倒是對山東餃子、白菜火鍋、蒜苔,印象深刻,她的旅遊經驗雖未必實用,但是闖南走北卻也見多識廣,新奇有趣。
-
特別企畫 Feature
行遍天下 曾永義的考察之旅
早年遊學,旅行方式豪情萬丈;升格酒黨黨魁之後,帶團至對岸,則是「逢縣吃縣,遇府吃府」。曾永義玩遍大陸勝地,卻說「北京烤鴨不如台北寧福樓」、「金門高粱冠天下」,且看他如何評比!
-
特別企畫 Feature
舞越布拉格
舊城廣場是多數觀光客一睹布拉格丰釆的優先選擇,這裡是全城的精華地,最足以展現布拉格建築風貌。
-
特別企畫 Feature
綠野仙蹤 亞馬遜河平珩版
這個地區觀光的重點在於可以充分呼吸大自然的氣息;同時享受搭乘小船在河上探險的樂趣。一個當地導遊加上一個划小船的船伕,平珩做了一趟亞馬遜河探險之旅。
-
特別企畫 Feature
悄悄摸過比、法的背脊
這個藝術節的觀衆,不止來自本地,也有遠客。不止來自布魯塞爾,也有人從巴黎開兩個小時車上來看戲;各報劇評人都到齊了。巴黎的報刊不時有倫敦或布魯塞爾的藝評:三個小時之內的車程,看來不構成任何心理距離。
-
特別企畫 Feature
把握冬季,當一個「旅人」
賴聲川最常採用的旅遊交通工具就是租車,風景秀麗、人文薈萃的歐洲是他心目中的上選旅遊地。他不但有一日數次「偷渡」國境的經驗,還趁著冬季,避開人潮,以最便宜的消費,達到高品質的享受。
-
絶活亮相
丹田樓轉辛寶達
高派的唱功勁頭與其他派別不同,一層又一層的高音翻轉配合感情奔洩,調門商,韻味足。
-
加拿大
發見F. I. N. D.舞蹈新版圖
過去十二年裡,蒙特婁的觀衆幸運地看到各國當代舞蹈的發展,F.I.N.D.不只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亦積極爲加拿大的藝術家築橋舖路,對近年來加拿大當代舞團能在國際舞壇大放異彩,可說功不可沒。
-
戲舞配樂癡
樂舞三重奏 脫克、修平與佳洛塔
法國前衛編舞家與作曲家的組合, 讓舞蹈配樂有了自己的生命, 成爲整體創作概念的另一種延伸。
-
現代音樂盒
調性音樂的新居所
康契利說:「我創作音樂時, 感覺自己好像是在填補數世紀前所留下的聲音空白。 卻全然不知自己的目的為何。」
-
爵士縱橫談
世界音樂舞池裡的爵士異類
一副要把心肝肚腸嘔出來的吹法, 加上融合舞曲的前衛作風, 山德斯幾乎遊走在爵士界的叛逆邊緣。
-
戲與影的對話
淚眼與彈指
妙嗓欲吟千縷恨 十指能演百萬軍
-
歐陸劇場
燃燒過的劇場風景
久浴戰火的塞拉耶佛停止了哭泣,然而空氣中仍充斥著死亡的氣息。有人藉著狂歡,得過且過地過活;還有許多淸醒的人,藉著戲劇的形式,堅持改變這個世界。
-
舞蹈
徒留卷夾的台灣社會檔案
劉鳳學求新求變的創作力及富含儒家思想的文人風範,透過條理分明的嚴謹佈局益見凸顯。但坐在國家劇院裡是等著被感動、被震憾,而非僅是不舒服地皺眉搖首。
-
舞蹈
眞實感動的誠懇
在現實生活與創作中,何曉玫找到一個很好的切入點,編舞家的眞心誠意使作品因有生活的眞實感動而顯得誠懇。
-
舞蹈
世間最眞心的對話
整場作品最令人難忘的就是媽媽和小孩的互動舞蹈,編舞者巧妙地將動作元素做出多種簡單卻又不單調的變化,溫馨而滿足的笑容展露在台上台下每一個人臉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