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搜尋
  • 廣告刊登
  • 聯絡我們
  • 會員專區

PAR 表演藝術雜誌

  • News藝訊
  • Preview演出
  • Feature專題
  • World國際
  • Columns專欄
  • People人物
  • Review評論
  • Focus話題
  • Choice生活
  • Video影音
  • Shop商品
  • Contents當期雜誌目錄
  • Online News官網限定報導
  • Shop商品
    1. Subscribe 數位全閱覽
    2. Magazine 雜誌
    3. Book 書籍
      1. 在兩廳院遇見大師
      2. 兩廳院創作全紀錄
      3. 表藝文摘
      4. 達人系列
      5. NSO發現系列
      6. NSO歌劇系列
      7. 特刊
      8. 年鑑
      9. 其它
    4. CD
      1. 兩廳院樂典
      2. 其他CD
    5. DVD
  • 廣告刊登
  • 聯絡我們
  • 會員專區
  • 繁體中文
  • 簡體中文

李翠芝

發表文章 139 篇
  • 《情人節快樂》正為情人節的專場而設置,劇情講述四個都市剩男,在尋求自我過程中的愛情故事。圖為該劇海報。
    上海

    婚戀話題熱門 情人節檔期舞台春意盪漾

    戀愛與結婚,現在正是中國社會的熱門話題,據調查十二億人口中就至少有1.8億單身中國人忙著找對象。這股風潮也吹到了話劇舞台,上海情人節檔期推出的製作,就有不少與婚戀相關的題材,透過喜感加笑鬧略帶一點悲涼的奇特組合模式,也反映了中國「剩男剩女」當下的心情與處境。

    文字|李翠芝
    第219期 / 2011年03月號
  • 演出最後還有現場抽獎送酒,置入性行銷明確。
    上海

    毛威「國語清口」談醉事 置入性行銷無所不在

    當初捧出「海派清口」周立波的關棟天和孫徐春,近期再度推出「毛威的國語清口」,盼能再現高潮,分得票房大餅。但在毛威最近演出的《喝酒這點事》中,不僅演出場地張揚地擺出知名酒廠大酒瓶,連演出過程也不時地進行「置入性行銷」,這樣的演出真的能贏得觀眾青睞嗎?

    文字|李翠芝
    第220期 / 2011年04月號
  • 周立波與胡潔兩人的婚紗照,周立波不改搞笑風格。
    城市藝波 Cities & Arts

    上海:海派清口周立波 以婚禮籌募慈善基金

    時近歲末年終,大型演出充斥提升熱鬧氛圍,而慶婚嫁娶,也是年終活動一道紅色的煙花,人人都喜看燦爛的團圓,何況是鬧過緋聞明星的創意婚禮?海派清口名嘴周立波,正是善用視聽大眾的微妙心理,索性將計就計,把婚禮辦成公開演出,將禮金變成慈善基金,在媒體公開運作下,再度踏上婚姻殿堂。

    文字|李翠芝
    第217期 / 2011年01月號
  • 上海話劇藝術中心製作的職場白領勵志話劇《浮沉》可視為職場版《亂世佳人》。
    城市藝波 Cities & Arts

    上海:上海國際當代戲劇季 延燒世博熱情魅力

    雖然上海世博會已經於十月底落幕,但十一月初展開的「2010上海國際當代戲劇季」仍是以「精采世博,戲劇無限」為主題,邀集丹麥、以色列、愛爾蘭、韓國、日本、台灣、香港、北京、上海、深圳等地區的戲劇團體和戲劇工作者參與演出,劇目則包括了話劇、默劇、肢體劇場、音樂劇、音樂劇場等多種表演形式。

    文字|李翠芝
    第216期 / 2010年12月號
  • 余秋雨編劇、黃梅劇首席旦角馬蘭主演的《鞦韆架》,在北京公演時引起相當大的轟動。
    焦點

    盪鞦韆

    古代女子盪鞦韆,是禮敎桎梏下的難得瀟灑,余秋雨和馬蘭在《鞦韆架》裡,則把「盪鞦韆」經營爲闖蕩精神的一種比喩,一種意象,是「擱下苦澀、粘滯的思慮負擔和史學負擔,努力找回民間藝術調皮爽朗、悲喜跳蕩的遊戲活力」。

    文字|李翠芝
    第87期 / 2000年03月號
  • 滑稽戲的前身獨脚戲的演出,老段子《開無線電》。
    焦點

    嚴肅擺兩旁、笑料貫全場

    滑稽戲的表演是以獨脚戲、相聲等曲藝的表現手法爲基礎,兼收文明戲的特點,擅長喜劇和鬧劇,以引人發笑爲藝術特徵,講究情節滑稽、表演誇張。在歷代藝人的努力下,形成了「說、學、做、唱」四大類的表現手段,尤其是「說」與「唱」是區隔和其他劇種混淆的主要因素。

    文字|李翠芝
    第76期 / 1999年04月號
  • 張繼靑的優雅身段。
    焦點

    金陵粉墨憶三夢

    張繼靑是中共建政後第一代崑曲演員中的佼佼者,有「崑曲皇后」的美稱。她擅演三齣以「夢」爲名的折子戲──《牡丹亭》中的〈驚夢〉、〈尋夢〉,以及《爛柯山》的〈痴夢〉,所以又有「張三夢」的名號。本月份張繼靑將應邀來台,一人獨挑四天五場的專場演出,台灣觀衆可以藉以感覺其獨特的魅力。

    文字|李翠芝
    第83期 / 1999年11月號
  • 《步步驚心》以現代都會女性視角的穿越,在命運不由自主的安排下,經歷了一場宮廷爭鬥,間接推動了歷史的發展進程。
    上海

    跟著人物跨時空 《步步驚心》帶動歷史劇新風潮?

    影劇圈的「穿越風」也颳到了劇場舞台!從電視劇改編的同名舞台劇《步步驚心》於情人節開演,故事描述一現代都會女性,因意外而穿越到清代王府,遭遇了康熙諸位皇子的皇位奪嫡之爭。因為電視劇的熱潮延燒,也讓舞台劇票房相當亮眼。

    文字|李翠芝
    第231期 / 2012年03月號
  • 「話劇王子」焦晃(右)飾演安東尼。
    上海

    復排《安東尼與克里奧佩特拉》 焦晃莎劇榮光轉淡

    在「話劇王子」焦晃號召下,原上海青年話劇團在人民大舞台推出了莎劇《安東尼與克里奧佩特拉》,一群年屆七十的表演藝術家,不計一切困難地為夢想的經典戲劇聚合。但現下盛行的是快、簡、喜、險的娛樂式刺激視覺的劇場文化,《安》劇票房的失利,也印證了莎劇悲劇美學的時不我予。

    文字|李翠芝
    第232期 / 2012年04月號
  • 主角獎榜首的李政成在揚劇《漢宮驚魂》中的演出。
    上海

    白玉蘭獎、壹戲劇大賞 雙星映輝滬上舞台

    當行道樹枝椏的新葉陸續點綠綻放後,代表上海市花的白玉蘭也漸次開放迎向春風,預示了上海官方的「白玉蘭表演藝術家獎」,即日產生新一輪戲劇界領軍的風雲人物,與此同時,靜安區主辦的「壹戲劇商業大賞」也將公佈第二屆的獲勝名單,雙星映輝前後展示著這座城市、上年度戲劇工作者的文藝丰采,並且再度受到傳媒和公眾的關注與肯定。

    文字|李翠芝
    第221期 / 2011年05月號
  • 《2012牡丹亭》懸吊於台中央的巨幅升降圓環及透明壓克力桌椅設置等的改革爭議,無一不挑戰寫意虛擬的傳統戲曲藝術。
    上海

    兩岸合作《2012牡丹亭》 引爆傳統與創新爭論

    兩岸聯手製作的《2012牡丹亭》,於六月初演出後,因為種種舞台設計、服裝造型、京劇名角改唱崑曲等特色,卻是引發種種古典美學與創新改革的爭議,連崑劇大師蔡正仁也捲入其中,並在網路評論與報紙媒體間引發筆戰。讓一向話題不斷的文本《牡丹亭》,再添紀錄。

    文字|李翠芝
    第235期 / 2012年07月號
  • 《最後十四堂星期二的課》挾著金士傑和卜學亮的知名度,創下首演後四個月便急加場次的盛況。
    上海

    MIT滬地有聲 看台劇正流行

    上海的歲末演出黃金檔期,卻正是「台風」狂吹,包含表演工作坊、屏風表演班、果陀劇場、相聲瓦舍等劇團接力演出,且多是商業邀演、售票演出。除了果陀的《最後十四堂星期二的課》是翻譯劇本,其他幾齣都與懷舊、兩岸分隔等的歷史滄桑符號有關,透過劇場,中國的觀眾也閱讀了台灣的過去。

    文字|李翠芝
    第229期 / 2012年01月號
  • 評彈一般多以兩人爲表演主軸,故負盛名的搭檔多以雙檔稱之,此爲江南響檔「邢雙檔」。
    焦點

    數風流婉約 

    評彈這門古老的表演藝術,廣泛流行於蘇州南部和浙江北部吳語地區,在擁有上億人口的長江三角洲地區,可說是家家收聽、互互通曉。係評話(俗稱大書)和彈詞(俗稱小書)的合稱,總稱又爲「說書」。

    文字|李翠芝
    第82期 / 1999年10月號
  • PAR表演藝術
    藝號人物 People 最佳越劇代言人

    茅威濤 濤聲不絕三十載 一肩扛起文化傳承

    台上俊美逸朗的小生,如電火球般的眼神震懾著台下觀眾的心,如同台灣的歌仔戲紅小生總是戲迷追隨的偶像,身為越劇舞台上出類拔萃的女小生,浙江小百花越劇團團長茅威濤的瀟灑風流,更是讓粉絲遍佈海內外。但被指定為越劇的「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代表性傳承人」的她,卻是時時不忘肩上挑負著的傳承重擔,創作演出《藏書之家》,也在主角范容的人生與命運中,找到對藝術使命之執著與忠誠的共鳴。

    文字|李翠芝
    第215期 / 2010年11月號
  • 上海文化廣場是綠化叢中的藝術殿堂。
    上海

    「文化廣場」蛻變 轉型音樂劇殿堂

    上海的「文化廣場」原屬老上海的法租界,承載著無數上海人文化記憶,歷經各種角色轉變,現在又重歸文化了。二○○五年起改建,現在打造了高科技舞台,並定位為音樂劇的專屬演出場地。九月底的開幕演出即推出《極致百老匯》,邀請多位國際音樂劇明星共襄盛舉。

    文字|李翠芝
    第226期 / 2011年10月號
  • 《人面桃花》在舞台上再現了小說中清末民初的世界。
    上海

    上海國際當代戲劇季 要給你好看

    上海話劇藝術中心策劃的「2011上海國際當代戲劇季」於十一月初登場,以「創新力量」為主題,十多個國家和地區的專業劇團,推出十六個劇碼,包括舞台劇、音樂劇、現代偶劇、肢體劇、寫實劇等多種表演形式,展現戲劇專業和工藝,以及亞洲乃至世界當代戲劇的創新。

    文字|李翠芝
    第228期 / 2011年12月號
  • 芭蕾舞劇《紅色娘子軍》。
    上海

    「紅劇」當空照 因應時代也需轉型

    在「中共建黨九十周年」的大旗下,中國影視與劇壇莫不著力放送宣揚主旋律的「紅劇」以資慶祝。上海所有的藝術院團,不約而同都為其獻上大力歌頌的作品,浦東東方藝術中心舉辦四年的「名家名劇月」今年也趁勢主打紅劇,推出了十四齣劇目、共計廿六場樣式各異的演出。在差異甚大的時空背景下,這些歌頌革命英雄的戲,也必須擺脫以往標籤式單薄的詮釋手法以求轉型拼市場。

    文字|李翠芝
    第224期 / 2011年08月號
  • 北京人藝演出郭啟宏的《知己》,是一齣關於古代知識分子的文人戲,講述的是文人的友情,對士為知己者死的質疑。
    上海

    歡慶一甲子 北京人藝帶五齣戲上海巡演

    今年慶祝六十周年院慶的北京人藝,在暌違廿四年後,以《窩頭會館》、《原野》、《知己》、《我愛桃花》、《關係》五齣精選劇碼、大規模赴上海演出,還將召開座談會和學術研討會,與南方劇界深刻交流。

    文字|李翠芝
    第236期 / 2012年08月號
  • 《地》劇場景再現大唐宮帷的旖旎風情。
    台前幕後

    再唱一段濃情艷史

    《地》劇的結構另以白居易的《長恨歌》貫穿其中,一聲「漢皇重色思傾國」揭開了喜中含悲的傳奇故事,既淡化了負面的批判,同時為該劇揉進詩劇的意蘊

    文字|李翠芝
    第93期 / 2000年09月號
  • 此次與蘇州市評彈團訪台,盛小雲將與其他四位位評彈演員合演新編書目《雷雨》。
    藝號人物 People 蘇州評彈天后

    盛小雲 雲水照花流轉人生 盡說與卿聽

    一襲淡雅旗袍,一頭古典髮髻,娥眉淡掃、朱唇輕點,一派江南女子的溫婉細緻,啟口發聲,卻是或悠遠或悽惻或激昂,彈唱演之間,道盡色色人間故事流轉這就是盛小雲,台灣觀眾心目中的蘇州評彈天后,將與蘇州市評彈團再度訪台,這回她將與一票精采的評彈演員,演出中國劇作家曹禺的經典《雷雨》改編的新書目;她將演出劇中性格張揚、為愛敢於衝撞倫常的「繁漪」,盛小雲表示,也是經過一番人生歷練,方能悟知這個角色背後的深層悲哀。

    文字|李翠芝
    第213期 / 2010年09月號
上一頁1234567下一頁

免費訂閱PAR電子報,獲取更多藝文資訊!

*通過遞交此表格,即表示您接受並同意已閱讀本網站的使用條款,私隱政策和個人資料收集聲明。
PAR 表演藝術雜誌
  • 關於我們
  • 聯絡我們
  • 廣告刊登
  • 電子報
  • 國家表演藝術中心
  • 國家兩廳院
國家表演藝術中心國家兩廳院《PAR表演藝術》版權所有
©2022 Performing arts redefined.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站所提供相關演出資訊,如有異動應以主辦單位公告為準。
服務條款 | 隱私權聲明 | 著作權聲明

本網站使用 cookies
為提供您更多優質的內容,本網站使用 cookies 分析技術。 若繼續閱覽本網站內容,即表示您同意我們使用 cookies,關於更多 cookies 以及相關政策更新資訊,請閱讀我們的隱私權政策與使用條款。

  • 戲曲

    曾永義遺作《虎符風雲》 寄無價情義於創作

  • 書信體

    場面調度I

  • 新加坡

    「戲劇盒」創辦人郭慶亮獲頒新加坡文化獎

  • 攝影手札

    時間地敘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