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正熙
國立臺灣戲曲學院劇場藝術學系專任助理教授、劇評人
-
演出評論 Review
華麗過後,依然寂寞
《華麗上班族之生活與生存》具備一切商業成功的元素,又有嚴肅主題可以讓觀眾在觀戲之後侃侃而談,卻不至於感覺受到挑釁冒犯,無怪乎滿場笑聲掌聲。只是,華麗上班族們看到自己在台上的形象而心有戚戚焉,卻不會因為李想的悲慘遭遇而心驚膽顫,更不會因為張威的旋起旋落而更深刻地理解自己的處境。
-
演出評論 Review
不是天津包子,而是冷凍包子
說《寶島一村》是仿作,不是質疑劇中人物情境,是否以真實的生命經驗作為創作基礎,也不是否定觀眾(編導心中村子裡叔嬸兄妹)的笑淚掌聲,同樣有真實的生命經驗以為呼應,但從老趙、小朱、周寧這三家人的故事裡,我實在看不出所謂眷村既多元又融合的面貌,或者竹籬笆內的社會與籬笆外的世界有什麼特別的差異。
-
演出評論 Review
終究是一場浪漫懷舊
當小鄧為饅頭描述巨人少棒奪得世界冠軍的經過時,我們終於了解:《六義幫》終究還是一個浪漫懷舊的作品,對六義幫的幫眾們,容許歧義的歷史論述,盡量不受私人情感羈絆的批判態度,可能都是過分的要求了。
-
演出評論 Review
台灣瘋狂,劇場也瘋狂?
在《瘋狂年代》狂亂的兩個多小時裡,筆者感受到的,其實是創作者的沮喪,是他們對台灣和台灣人的不耐,對劇場無能對現實發聲的厭倦,對自己所能扮演角色的強烈懷疑。
-
演出評論 Review
不分世代的集體失落
《倒》劇從另個極端去描繪這樣的荒謬:冷清的場景,不情不願的參與者,莫名其妙的突發事件,就像劇中人物的生命情境,焦點總是游移不定,節奏總是錯誤。因此,不同於系列前兩部以世代面貌為敘事主軸,《倒》劇描繪的其實是一種不分年級、集體的、混亂的存在狀態。
-
特別企畫 Feature 紀事三:平面衰頹網路興,評論者的新花園?
網路評論 : 多了揮灑空間,誰問評論專業?
隨著平面媒體上藝術評論版面的消失或減縮,表演藝術評論人的舞台,似乎只能在網路世界找到揮灑的空間,他們以個人網站或部落格的形式,致力於與創作者對話的評論書寫,也與讀者有了更直接的交流互動。然而在這樣看似百家爭鳴的榮景下,是否會因匿名與直觀書寫,而讓評論的專業更不被信任?
-
戲劇
在歷史的脈絡中「談情」
導演在舞台空間運用上,稍嫌保守,但對於節奏的處理,相當有效,結束之前,兩個演員分別在橋上和池中緩緩旋轉直到暗場的畫面,暗喻歷史情境的無止無盡,人性的安睡其中,既是無奈傷感,也有沉重批判,令人動容,是十分難得的劇場經驗。
-
特別企畫 Feature 賴聲川的編劇技法
從集體的多元關照到個人的恆常凝視
面對身旁的社會,賴聲川選擇集體即興的方法,如他所言,讓演員(共同創作者)的個人關懷塑造作品及作品的集體關懷,但在面對自己個人的生命關懷時,多元聲音的輸入(input),或許就不是他所在意的重點。十多部膾炙人口的作品,賴聲川在華文現代劇場發展史的重要地位無庸置疑,但針對他的創作主題、方法,更多具有批判性的研究論述,對於他所謂的重新定義或再定義,或許也可以幫助我們在似乎迷失了方向的台灣劇場中,再一次找到重新定義、再定義的可能。
-
戲劇
難感痛養的語言交鋒
劇作者似乎無意將這三個人的衝突向外再作擴張論述,因此,現代主義、藝術市場、婚姻儀式這些具有辯證趣味的話題,就只能成為角色相互攻防的矛與盾,言語交鋒的趣味,也逐漸從節奏感十足的打擊樂章,變成喋喋不休的牢騷與毫無意義的相互指責。
-
專欄 Columns
真實素材與藝術作品之間
《女兒紅》的編導太在乎觀眾直接的反應,太在乎他個人的悲歡際遇能否讓觀眾「笑中帶淚,淚中帶笑」,其結果卻是如角色一樣的沈溺與自憐?《女兒紅》最為一偏私密的告白,創作者的勇氣可嘉,最為一個應該被評論的作品,卻表現出一種不對等的關係:面對創作者毫不保留的自曝隱私,觀看者該如何自處。
-
戲劇
冷眼旁觀,寫一則跨世代寓言
作為《夜夜夜麻》的續集,劇作者在《驚異派對》裡,非常清楚地在角色與戲劇情境上,讓兩個劇本既相關聯又相類比,但劇作者對於兩個劇本的態度,卻有極大的差異。在《夜》劇中,我們還是可以感受到劇作者在情感深層對他們的同情與同感。到了《驚》劇,劇作者選擇站在安全距離外,冷冷地看著那群學運世代,讓觀眾看著他們如何以就是「暴力」本身的語言,演一齣「非禮儀喜劇」,暴露出自我的墮落與醜陋。
-
專欄 Columns
令人感觸的二三事
PQ的獎項,雖然無法如美國的東尼獎或電影界的金棕櫚引人注目,但它在國際劇場界中的權威地位,卻絕對不亞於這些獎項。因此,台灣在PQ的獲獎,相較於台灣許多電影導演在各大影展中的光榮紀錄,理應獲得相同的重視。只是,當這樣的消息傳回台灣之後,受到的卻是傳播媒體不成比例的冷淡反應。
-
戲劇
就是簡單的「通俗娛樂」?
從演出的效果來看,《在》劇卻純粹就是一個提供消費的商品,內容則包括了影視明星的舞台丰采、不會冒犯人們意識的奇想、許多的電視綜藝,和簡單易懂的速食哲學,也就是「簡單的通俗娛樂」。對那些初入劇場的觀眾來說,這些東西自然是非常容易下嚥,但這樣的東西究竟對他們的人生,或者他們對劇場的認識,會有什麼影響,或者老觀眾會如何看待這樣的演出,似乎就不是編導所關心的問題。
-
現象‧現場
這四年一次的劇場大事!
本文質疑的提出,其實並非針對策展者設定主題的用心。源系的追索、本土文化素材的選用與轉換、和跨文化領域的探索,確實是本地文化藝術發展相當重要的幾個議題。然而劇場設計在台灣的發展過程,缺乏資料的記錄整理,更遑論美學理念與創作手法的研究。在沒有這些基本資料的支撐下,「戲園觀景」確實是知其不可為、仍然勉力為之的努力,展示的成果或許不盡理想,但如果能夠幫助我們發現一些縫隙和不足之處,就有其價值與意義。
-
專欄 Columns
劇場,能否多一分對人性的關照?
總結去年的劇場經驗,無論一般觀眾或評論者的反應有什麼差異,我們都可以看得到創作者的努力與堅持,和他們在艱困的條件下掙扎尋求一條出路的勇氣。但從另一方面來看,在過去一年當中,除了幾個演出當中部分的片段,在劇場中受到感動的經驗已經十分難得。此時此刻加以回想反思,人文關懷、或某種理想性格的失落,似乎也不是筆者個人的無端自擾。
-
戲劇
除了掌聲之外...
《永遠的微笑》讓我們看到創作者對自己的憐憫與溫情, 最終陷入一種自我沉溺的困境,或許這可以被轉化為表演的魅力, 但對必須保持冷靜批判(critical)的編導來說,就會是一個極為嚴重的問題。
-
戲劇
卓別林的離去,與輕輕的歎息......
劇作者將《快樂王子》的童話故事加入,既無法與原有的故事形成對話或對照的關係,或建立另一種關照的角度,卻只是畫蛇添足,以不必要的複雜取代了原本簡單的趣味。換言之,《城》劇的戲劇文本,只是暴露了文字和創作者本身的局限,並且讓我們理解到卓別林當初為何堅持以默片拍攝、為何堅拒配音的建議。
-
戲劇
好沉重的林奕華留言
導演林奕華對於張愛玲的理解(appreciation),將張愛玲的小說世界,與他所身處的當代(香港)社會與現代成功女性的形象加以連結並置,確有獨到之處。但當他試圖將張愛玲的人情世故,轉化為現代男女的性別/感情/社會教育素材的意圖,就不免讓入有所保留了。
-
戲劇
我們為什麼要走進劇場?
除了幾個響亮的名字,幾場只為挑動情緒的段落,或者幾張設計精美的卡片之外,《愛》劇能夠提供給我們什麼比電視與電影更精采的消費商品?如果每週在電視上都可以看到像《慾望城市》這種同樣以輕鬆消遣的態度談論都會情愛故事的電視影集,我們為何還是要選擇劇場?
-
戲劇
看不見歷史的烏托邦
劇作者的用意,也可能正是要描述當代社會中歷史論述的困乏或空洞,但即使是如此,缺少了歷史的縱深,全劇也就少了一些提供沉思的空間。因此,當Virus最後坐在A字梯上,因為公司的瓦解而哭的時候,我們可以感受到的其實是荒謬多於悲傷,無奈多於感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