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搜尋
-
戲台女影
舞動歌仔戲的全才明星──小咪
不管你是在民國哪一年看「藝霞」的,都一定看過它的當家台柱小咪,她爲這個曾經活躍於台、港的本土大型歌舞劇團,固守了二十餘年的好光景。有人問她:「藝霞對社會有什麼貢獻?」她想了想,說:「有啊!至少它培養了一個小咪,到現在還在爲大家表演。」
-
少數民族樂舞
東巴文化初探
位於滇、川、藏交界山區的納西族人篤信東巴敎,該敎的《東巴經》約有一千多卷,完整記錄了東巴文化藝術的形式內容,被譽爲納西族的百科全書。其中記錄了祭儀舞蹈的納西舞譜,更是罕見。
-
另類製作
挖掘原鑽冒險家
鑽石戒指的製造與設計 既非他們的經濟能力所及 更非他們的熱情所在 他們是挖採原鑽的冒險家
-
現代音樂盒
歐洲深處的一個地球村
雷拜在八〇年代以後 開始廣泛地接觸各類藝術型態 他爲電影寫作原聲帶和劇場音樂 另外他還自己創作劇場和電台劇本 並製作紀錄片和爲電台主持文化交流的節目
-
名家訪談
林望傑領航的長遠大計
經過一年的合作後,享譽國際的華人指揮家林望傑將帶領國家音樂廳交響樂團往何處去?在質疑和讚美交雜聲中,林望傑提出了他的感受與想法。
-
音樂
爲音樂而存在的技巧
巴魯耶哥最令人驚異的是他對不同時期音樂的風格皆有不同的詮釋,他的技巧是爲了表現音樂,而不是爲了技巧本身而存在。西裔英籍的包尼爾是第三度來台演出,三次演出曲目大同小異,他顯現出過人的技巧及豐富的音色,但也由於這些優點造就了他的缺點
-
音樂
合唱與獨唱良性互動
拉脫維亞是個俄國風味濃厚的國家,民族性情反映在音樂中,就顯得率直厚重,而拉脫維亞向來也有悠久的合唱傳統,在這一次的歌劇演出中可以印證這一點。
-
音樂
在音樂中尋求詩境
傅聰在音色與情緒的控制相當出色,讓人在欣賞表演時,對莫札特這位天才作曲家英年早逝的命運感到不勝唏噓。
-
戲劇
模糊了刻度的感傷尺碼
「懷舊」在劇中代表了一種企圖回歸到回憶中去尋求寬慰的願望,我們卻無法從演出中看出對於改動劇作時空的、屬於詮釋或創意上的理由;而在追憶和感傷以外,編導也並未呈現其他更爲深刻的、看待這些老東西與舊價値的觀點,使得演出的整體形貌略顯模糊。觀衆面臨的,毋寧是一種更大的失落:像是恰才實現了一場一直夢寐以求的跨時空之旅,卻悲傷地發現自己無法完整地認出(甚至比旅行前更陌生)那個曾經一再夢想的目的地。
-
戲曲
南轅北轍的新編宗敎神話劇
集中國古典主義之大成的戲曲藝術,何堪演繹西方古典主義裡的聖經故事!?這是個十足僞古典主義下的產物。
-
回想與回響 Echo
《出埃及》:首部曲
新編京劇《出埃及》不談瑣碎的典章誡命,而讓觀衆見識到了一個景觀萬千、氣度恢弘的異域想像;摩西不見史籍的大逃亡前私生活歷歷在目,周旋在多個女人與權力的運作之間,「前傳」意味顯而易見。
-
回想與回響 Echo
窮則變,變則通
戲班子劇團的「沙沙發發站起來」藝術節,或許並沒有引起太多的注意,或許劇場發酵的渲染力範圍也較小,但是我們看到了小劇場工作者的熱情與毅力。
-
回想與回響 Echo
水之至柔和劍之至剛
生於「鐘錶之國」瑞士的杜特華,長年吐納著法國文化迷人的芬芳和精華,繼他的老師孟許之後,成爲本世紀又一位法國音樂的代言人。去年十一月十六、十七日他率領法國國家交響樂團來到上海大劇院,爲上海樂迷獻上兩場他最拿手的作品。
-
歐陸劇場
精練意涵豐富的詩意空間
看似現實生活剪影的舞台設計,其實是經過精練的詩意空間,舞台設計的每一元素皆能跳脫侷促、有限的現實框架,進而觸動觀者的想像力。遠方的遼闊海景與無際的室內──相對於通常狹隘、閉塞、堆滿物件的寫實空間,建構本戲縱橫古今的恢弘格局。
-
專欄 Columns
一個劇場設計者的體認與省思
劇場藝術是在不斷的演變之中成長,所以不時需要更多的智慧投入,從事創作,面對挑戰,呈現、消失、追求再一個新的生命。劇場設計者永遠要在這樣一種氛圍下,永續的學習,不斷辛勤工作,不然很容易就會遭到淘汰。我想任何一個認眞嚴肅從事設計的人,都會有相同的感受與體認。
-
專欄 Columns
著作財產權(二)
任何人未經語文、音樂等著作人或表演人之同意而於演出時予以錄音、錄影者,同時侵害語文、音樂等著作人及表演人之著作財產權(重製權)。
-
九二一文化震撼系列報導
讓藝術活水灌漑受傷的幼苗
小朋友的童年只有一個,我們不該、也不能讓災區的小朋友在恐懼中長大。硬體的重建很重要,讓我們的食衣住行不虞匱乏,但是心靈的重建,更是不可忽視。 尤其是小朋友的心理輔導,絕對不是把學校蓋的堅固一點、設備弄好一點就算完成了。
-
即將上場
創作社性別越界非愛情喜劇《天亮以前我要你》
《天亮以前我要你》是周慧玲以創作的形式呈現其近年的關注和硏究、更是她取得學位返台後獻出的第一齣作品。這齣結合「表演理論」與「性別操演」,關於性別跨界、關於身分移轉、關於文化雜交的愛情\慾望兩國論的中型戲劇演出。由於其中對於慾望投射的虛實、社會角色的扮演多所探討,周慧玲除了切入情色話題外,對於劇本裡頭近似戲中戲的段落,也以少見的組合式創作模式,企圖呈現多層次感的表演空間,爲此,她邀請了創作社前三齣戲、風格迥異的兩位導演:黎煥雄、魏瑛娟二人一起加入此次工作。 劇中四位主角都是出身台灣的知識份子,在各自專業領域內獨領風騷:一位是自矜於愛情潔癖的攝影師、一位是駕著慾望四處流竄的電影導演、一位耽溺於美食與扮裝皇后的服裝設計師、一位是長袖善舞於兩國/兩性之間的畫家。在這場聚會裡,他們四人以瑣碎的閨中對白、混合自覺的生活表演,展現對性別/愛情的輕浮、游離與執著,赤裸裸的揭露thirty something、三十人生的前中年焦慮。 此次演員包括:黃士偉、傅仰曄、阮文萍及林嘉莉等。設計群則包括王孟超(舞台)、黃祖延(燈光)、陳建騏(音樂)及黃禹銘(服裝造型)。
-
藝壇動態
藝壇動態
〔法國〕 龐畢度文化中心重新開幕 封館二十七個月進行整修的龐畢度文化中心(Centre Pompidou),已於一月重新開幕,今年的主題以帶領大家瞭解二十世紀藝術爲目標。該文化中心除了國立現代藝術博物館(Muse national d'art moder-ne)、公衆資訊圖書館(Bpi)與美術展覽、電影放映外,也是當代表演藝術的重要展演地,兩千年將有三十餘齣節目上場。 「演出空間」(Espace Spctacles)包含了四個表演廳,可供電影、音樂、戲劇、舞蹈演出與討論會多方運用。已排定的節目:包括以展覽中的「時間,迅速」(Le Temps, Vite)爲題,舉行音樂創作與即興演出;二月初,舞者將以當代的視野詮釋尼金斯基一九一二年所編的《牧神的午後》;三月,Catherine Contour的《房間》Chambre將在一個旅館房間中演出,尋找觀衆與舞者在狹窄空間中的互動關係。此外還有「音樂與影像」,「戲劇與表演」等專題。 「演出空間」中的「工作室」(Studio)將在十月開幕,提供藝術家發表高度實驗性的作品,讓觀衆一窺當今熱門的表演潮流,今年將探究表演藝術中的「聲與光」(Sons et Lumires)表現,與該中心內同題的展覽呼應。 龐畢度文化中心現藏有一百二十支經典現代舞的影片,「舞蹈影像」(Vidodanse)此後成爲年度固定專題,今年展期從一月二十二日到二月十九日止。所有相關資訊請上http://www.centrepompidou.fr査詢。 (文天元) 〔日本〕 尼崎「創造劇場」的地域化 在戲劇專業雜誌《對白時代》所企畫的一項專題報導中,以日本國內的主要劇場爲評選對象,邀請劇評家井上久、劇作家別役實、以及多名演員、演出家、舞台美術家,對三十六座劇場予以評審。項目包括劇場入口、觀客席、音響等十三種項目,而評選的結果,獲得「日本劇場」排行首位的卻是位於關西
-
印象手記NOTE OF PHOTOGRAPHER
印象手記
斯人,斯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