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界
-
特別企畫 Feature 創作觀察──音樂篇
跨界、實驗、碰撞 舞台迴盪變動之音
過去這十年來,音樂創作有著非常明顯的變化,那就是跨界。跨界帶來新的靈感、新的合作夥伴、新的創作方式,當然,也帶來新的觀眾群,而無可避免的,跨界也帶來某種程度的衝撞與迷思,這些都成了過去十年來音樂創作的養分與風景。
-
特別企畫 Feature
跨界到天涯海角 放肆麻辣生冷不忌
柏林的藝術節「滿漢全席」 柏林特殊的粗糙不流俗氣味,讓各大藝術節的策展人遴選表演時,能夠把美學標準恣意延展,反正沒有審查制度的桎梏,創意在這裡絕對有舞台有觀眾,要多血腥請盡量,要多顛覆請隨意,當然也可以沈靜雅緻,就是千萬不要中產小資。
-
演出評論 Review
跳出鏗鏘新能量
《樂》由編舞家鄭宗龍創作,結合音樂家王建民的《第一二胡狂想曲》與鍾耀光的《遊戲》曲目,企圖以樂手跳舞、舞者奏樂之跨界演出。指揮簡文彬拿起鍋鏟當指揮棒,極活潑地帶動樂團與現場氣氛,他後腦勺還特別剃個骷髏頭,不僅搶眼也「笑」果十足!讓人一掃國樂團嚴肅拘謹的印象。
-
城市藝波 Cities & Arts
巴士底歌劇院二十週年 演出跨界歌劇《復始》
巴黎的巴士底歌劇院,為慶祝其落成二十週年紀念,推出跨界當代歌劇《復始》,邀請德國重量級藝術家安森.基弗一手包辦《復始》整個概念、導演、舞台和服裝;年僅三十六歲的德國當代作曲家威德曼為整齣歌劇譜出新曲。舞台延續基弗以水泥牆、鋼筋、石塊為媒材創作的風格,打造殘垣斷壁意象。
-
焦點專題 Focus
舞出潮流的萬花筒 接軌世界的前哨站
從一九九九年的「五月舞風」作為暖身,從二○○○年以「新舞風」正名迄今,這個今年迎接十歲生日的舞蹈節慶,多年來已經成為表演藝術愛好者引頸期盼的年度活動。單一主題,每年舉行,民間自辦,企業支持,同時固定在多功能的表演藝術廳「新舞臺」進行,新舞風自始確定的形式,已標舉出它的特色。而它十年來也以小眾、精緻、引進世界舞蹈多元新潮流的特色,豎立了鮮明的品牌。
-
藝妙人物事
馭科技之風 飆舞藝術狂潮
藝術與科技的結合方興未艾。藉由科技的媒材特性,可將藝術本質以新穎的創意表達出來。這種結合科技而興起的藝術稱為科技藝術(Tech-Art)、或新媒體科技(New Media Technology)、或數位藝術(Digital Art),以上皆可概稱為新媒體藝術。台灣藝術大學多媒體動畫藝術學系教授林珮淳四月八日在兩廳院文化沙龍講座中,以「新科技.新藝術.新創意」為題,引介此互動性新藝術的特色、發展、與創作面貌。
-
其他分類
跨界製作蔚然成風 本土創作扶搖而上
整體而言,雖然時代的形式不利,不過音樂圈的生命力仍相當旺盛,在創作和展演上都有可觀的表現,且跨領域演出似乎成為一股趨勢。唯跨領域製作仍充滿各式問題,在文化與技術的深度與廣度的整合都有極大的改進空間。 令人欣慰的是幾個主要的公立樂團除了例行的社教演出與定期公演外,也逐漸意識到本土音樂創作的重要性,開始更多主動參與國人音樂創作之展演。
-
焦點專題 Focus
是豪華版花車?抑或拼裝車?
跨界並非萬靈丹,每次都靈,不靈的也別洩氣;所以,跨界也需要「試車」,既是「試車」定然會有「試乘期」。「試乘期」可以考驗觀眾的接受度,也是讓創作者重新考慮應否讓表演藝術回歸到它「質本潔來還潔去」的純真面貌。究竟,跨界是豪華版花車?抑或拼裝車?頗值得深思探討。
-
焦點專題 Focus
一條演化的不歸路
我不認為去年的表演界特別「跨界」、「混種」,只是「蛻變」腳步加快、加大。它承襲現代劇場界一貫的前進腳步和方向,只是「截彎取直」的革命舉措較多,引人注意而已。蛻變加快的原因,我認為有三:特定團體的推動、技術的進步、劇場的整體潮流。
-
焦點專題 Focus
台灣戲曲音樂發展的新景觀
以傳統戲曲而言,唱腔與伴奏音樂在演出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因此製作一齣新戲,編腔者與音樂作曲者對於該劇種之音樂體製要有深入的研究還有要重視唱腔「聲情」與「詞情」的配搭、「聲情詮釋」與「伴奏音樂」的配搭,進而才能在這基礎之上,新創發現代化的唱腔與樂團伴奏音樂。
-
特別企畫 Feature R.W.的崛起
六○年代前衛運動 羅伯.威爾森的起點
羅伯.威爾森生逢其時,如果沒有戰後紐約前衛運動,就不可能有今日的劇場大師。六○年代的時代精神不但孕育、鼓勵了他的創作美學,也提供了大量的合作人脈。畢竟羅伯.威爾森做的是劇場,劇場是門合作的藝術,是社會的縮影。紐約下城緊密的人際關係,提供了源源不絕的創意激盪與友誼。
-
演出評論 Review
我看見更放肆的「雜交世代」!
不論幕前、幕後,她們「肆無忌憚」地變成堂而皇之的「跨界」與「雜交」;「女傑」們再也不忌諱「血統」純不純正,一心一意都是為了「被看見」或「要發聲」。
-
藝號人物 People
從京劇花臉到跨界導演
一個以前在陸光劇校科班專唱花臉,以他的天生條件,在全憑「祖師爺賞飯吃」的京劇舞台上很難長久立足,李小平如何為自己找到另一片天?他說:「我慶幸自己在科班時是唱花臉的。因為在京劇中,花臉經常扮演配角,一個客觀性的配角,讓我有更多時間去思考,冷眼旁觀。因此就慢慢孕育自己的創作力跟可變性格。」
-
深度藝談
歌劇製作,就是要以音樂為中心
葛哈德‧布魯納博士為歐洲資深的舞蹈與歌劇製作人,曾邀請雲門舞集藝術總監林懷民赴歐導演歌劇《羅生門》。此次應台新銀行文化藝術基金會之邀,擔任第一屆台新藝術獎決選評審,並榮任評審團主席。藉此機會,並與本地藝文愛好者分享他對音樂劇場與歌劇製作的看法。以下即為講座記錄摘要。
-
發行人的話
發行人的話
陪著台灣的表演藝術走過十年,《表演藝術》雜誌社透過雜誌與年鑑,記錄了本地創作的輝煌、國際性演出的興盛、大師蒞臨的身影,也留下了多面向的思索與辯證,雖不敢自詡是唯一,但應該也是這一段表演藝術歷史中,不可忽視的一部分。如今,面對未來,除了增設了《表演藝術網站》、更廣泛與快速地提供藝術知識並記錄演出事件外,《表演藝 術》還能在新興的環境趨勢中,扮演什麼更積極的角色? 台灣的表演藝術環境,從創作演出的萌發到蓬勃,從與國際的隔閡到密切接軌,即便經過幾波經濟不景氣的市場低潮,但並未減損其追求更上層樓的毅力與決心;而所謂的更上層樓,更應包含創作品質與經營品質兩種面向。呼應「知識經濟」的潮流與政府標舉的「創意產業」政策,表演藝術界本身現在也正在思考,如何提昇自己的永續經營實力,甚而眞正發展出「表演藝術產業」,讓「自立自強」成爲可能。但如何發展合於表演藝術體質的「產業」模式,如何不讓表演藝術的「產業化」流於以量致勝的「商業化」,如何在產業發展的前景下,持續鼓勵實驗性的創作、以讓創意不斷源頭活水,凡此種種,無不需要表演藝術界本身,以及相關產業領域的工作者,來積極進行激盪與交流思考,以釐清發展的目的與步驟。 另一方面,「跨界」創作蔚然成風,跨文化、跨領域的作品不時出現,這可能也標示了藝術工作者在各自專業中埋頭苦幹的時代,已經過渡到了多重領域互相聆聽、互相影響,舞蹈、音樂、戲劇的界線愈趨模糊的「新文藝復興」時代。那麼,要深化「跨界」創作的意義與藝術價値,不只停留在演出行銷的賣點,「對話」便成爲不得不經歷的重要創作過程。 其實,《表演藝術》,不論是雜誌、年鑑或網站,都可以是上述所提的各種「激盪」、「對話」的催生者或發生場域,任何的思考、辯證、甚至論戰,都可以在這裡留下痕跡,並且藉由媒體的傳播效應,擴大影響的範圍,進而引發更多的討論。若果如此,《表演藝術》將不只是個歷史的記錄者,也會是歷史的創造者,在台灣表演藝術追求進步的歷程中,成爲有力的推手。 我們期許未來十年會是台灣表演藝術界的轉捩點,也期待《表演藝術》能夠繼續伴隨台灣表演藝術界一起飛向更遼闊的天空。
-
專題
文化什錦,炒一道星洲料理
這些年來,新加坡跨界藝術在國際上日益受到注意,從跨語、跨文化到跨形式,在創作與交流方面均有長足的發展。好處是培養了一群對跨文化見慣不怪、有一定藝術要求的的觀衆;但是,我們更關注的是,這股創作潮流如何對抗新加坡國内的功利主義思想,在本地評論長期缺席的情況下,對於跨界藝術的經驗與實踐,能否逐漸建立各種批評系統,讓後人參考與繼承。
-
影與音的對話
逝水年華,流離人生
王家衛的影片明顯地反映出後現代情境,一種跨文化、跨界的「浪遊者」姿態,而其世界音樂或流行音樂的援引,則更形突出這種多元文化的雜燴性格。
-
特別企畫 Feature
藝術元素的重組與再製
相對於舞台劇、舞蹈、音樂演奏、雜耍綜藝秀、偶戲、歌劇這些在進入二十世紀時便已發展成熟的表演領域,本世紀也有許多難以用既有劇種分類的演出,跨越不同劇種、甚至於不同藝術類型的界限。這些跨界演出的創作過程多少帶點實驗性,其中膽子較大的,也敢在寫實/反寫實的形式化兩極之外,摸索劇場光譜的曖眛地帶。
-
台前幕後
大家作伙組劇團
「演多了別人的戲,總會想演自己的戲。」同為演員出身的郎祖筠與趙自強不約而同地有這樣的想法。於是呼朋引伴,郎祖筠找來了春暉集團總經理陳俊榮,趙自強則集合了李永豐與賴聲川,分別成立了「春禾」與「如果」劇團,來實現累積多年的舞台夢。在六月,更不約而同地展現他們第一次非凡的風采。
-
特別企畫 Feature
跨界迸裂的火花
此次台北藝術節多項演出呈現出百花齊放的多元面貌,我們邀請到分別來自傳統、現代各領域的藝術工作者,企圖從肢體、意念、美學、形式等各個角度,再次反觀探索台灣表演藝術的新契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