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World
國際

英國石油為2012年倫敦奧運贊助廠商,圖為前BP執行長Tony Hayward與奧運籌委會主席Sebastian Coe與擊劍學生在大英博物館的合照。
倫敦

英國石油續約贊助四大藝術機構 引發各界論戰

因二○一○年墨西哥灣漏油事件而被環保人士大力抗議的英國石油公司,日前宣布將續約贊助四個重要的藝術機構,投入一千萬英鎊的資金。但這樣的贊助也引發環保人士的抗議,在媒體上亦引發正反不一的論戰。這次的事件也再度促使媒體及大眾反思藝術與商業贊助、公部門補助間的關係。

文字|魏君穎
第230期 / 2012年02月號
巴黎

第一屆11戲劇節 偶戲主題跨省分行銷旅遊

由羅亞爾河區三省Mayenne、Sarthe及Maine-et-Loire的十一個藝文機構聯合推出的「11戲劇節」從一月上旬起首度舉辦,以偶戲為主題,邀十四個團體推出十六齣戲在一個月內到各地輪流演出。配上周邊的展覽、工作坊、藝術村、演講座談等等,這個橫跨不同省市的藝術節除了在場地、資金上都得到地方政府、媒體及商家的全力支持。

文字|謝宜靜
第230期 / 2012年02月號
香港

「西九」頭炮節目迎新歲 大戲棚望吸引及累積觀眾

即將於三年後落成啟用多個表演場地的「西九文化區」,現在就開始以戶外演出活動炒熱到西九看戲的氣氛。趁著春節,推出「西九大戲棚」,和「八和會館」合作推出多位粵劇名伶的演出,讓在香港本就拔觀眾人數頭籌的傳統戲曲擔任先鋒,期許在未來替「西九文化區」吸引並累積觀眾。

文字|陳國慧
第230期 / 2012年02月號
四界看表演 Stage Viewer

城市行銷 全城舞台

看2011第十一屆澳門城市藝穗節

本屆的澳門城市藝穗節以「藝術走路,四圍開道」(Where you go, Where art grows)為標語(slogan),藝穗節的發起人,也是主辦人許國權打著「全城舞台」為號召,將整個澳門城市當成一座劇場,更試著將藝穗節上演的所有節目,成為一場以藝術表現城市文化的總體演出,這個概念來自有著劇場導演背景的主辦人,也將一個官辦活動,展現出屬於藝術層次的靈活創意。

文字|謝東寧
第230期 / 2012年02月號
四界看表演 Stage Viewer 柏林國家歌劇院歌劇

童話式《魔笛》 溫馨季節散發輕魔力

莫札特的歌劇《魔笛》首演兩百多年來,已經成為世界上最知名的歌劇之一,悅耳的旋律讓沒進過歌劇院的人也覺得耳熟能詳。柏林國家歌劇院在去年聖誕季節前推出新版《魔笛》製作,以童話溫馨的氣氛,及主角「以德報怨」的結局,讓《魔笛》的魔力繼續散發

文字|沈雕龍
第230期 / 2012年02月號
紐約

列汶養病去 大都會歌劇院誰接班?

領導大都會歌劇院四十載的資深指揮家列汶,從二○○六年身體就亮起紅燈,頻頻因恙取消演出,大都會歌劇院這個樂季甚至都沒排他上場指揮。去年十二月初,大都會終於正式宣布他到二○一三年樂季結束都不再指揮的消息,也讓人引頸期待,會是誰能來接列汶的班?而最可能的,就是剛接任大都會首席指揮的路易西。

文字|謝朝宗
第229期 / 2012年01月號
倫敦

藝術體檢報告、實習手冊出爐 讓環境發展更健全

年底通常是體檢過往年度環境發展的時機,英國的全國藝術推廣協會去年底公佈英國第一份針對藝文環境的體檢報告,呈現二○○七年至二○一○年間藝文環境的變化;約與此同時,英格蘭文化協會與創意及文化技能發展機構針對在文創產業中的實習制度也出版《藝術實習手冊》。以上文件,不僅提供了對英國藝文生態更清楚的瞭解,也進一步保障相關人才的工作權益。

文字|魏君穎
第229期 / 2012年01月號
北京

中國演出票務競爭熱 大麥網升級服務看向國際

中國的演出市場日益蓬勃,相應之下周邊的服務競爭也日益火熱,如票務服務公司就成為構築產業的重要環節,不同於台灣票務系統專注於購票服務,大陸的票務公司通常提供多元化面對演出、主辦方及觀眾的服務,甚至主辦活動與經紀。而新近推出的「大麥網」更整合多元性服務,甚至預留多語言版本,企圖將業務推向國際。

文字|郭耿甫
第229期 / 2012年01月號
四界看表演 Stage Viewer

四十有成 大器繽紛的表演饗宴

2012香港藝術節預覽

香港藝術節今年邁向「四十不惑」,依然維持「大器」的策展特色,四十周年的歡慶以去年九月的大製作《李察三世》提早揭開序幕,一月底正式展開的節目依然是豐盛又多彩,含括東西方的「大腕」導演、精采的爵士樂名家、經典的芭蕾大團大菜小點、東西合璧,一場表演饗宴即將展開

文字|耿一偉
第229期 / 2012年01月號
四界看表演 Stage Viewer

人生作為排練場 劇場作為第二自然

談2011東京國際劇場藝術節

今年邁入第四屆的「東京國際劇場藝術節」,自九月中到十一月初舉行,節目除了十檔主催作品呈現精采的前衛之作外,還有針對年輕新銳藝術家開展的「新銳公募」系列十一檔演出。而我所看到的幾檔演出作品,明顯受到311日本大地震的影響,這種影響反映在創作形式上,是對大自然的恐懼,這些作品主要都是反映了都市或現代文明中的主體認同危機。

文字|耿一偉
第229期 / 2012年01月號
四界看表演 Stage Viewer

今夜誰來娛樂? 舞台演繹新世紀繁華

上海的觀光劇場巡禮

從上世紀初的上海灘繁華風景,到今日的中國國際大都會,上海都是與「繁華」劃上等號的城市。為了讓眾多的國內外遊客能體驗這番如幻繽紛,上海也出現了多個觀光劇場性質的定目表演,結合中國雜技、特技、馬戲、舞蹈、音樂、多媒體與高科技舞台技術,打造了媲美太陽劇團的奇幻劇碼,也透過強力的行銷,建構出鮮明的表演品牌。

文字|李翠芝
第229期 / 2012年01月號
柏林

謝勒斯《戴絲德蒙娜》 吟唱莎翁沒說的女人故事

美國鬼才導演彼得.謝勒斯(Peter Sellars)在「柏林藝術節之屋」(Haus der Berliner Festspiele)推出新作,於十一月十日至十二日連演三天,場場爆滿,獲得觀眾與劇評熱烈回響。這次謝勒斯找來諾貝爾文學獎得主童妮.摩里森(Toni Morrison)寫劇本,來自馬利共和國的女歌手羅基亞.塔拉歐瑞(RokiaTraor)在舞台上現場演唱,夢幻組合讓觀眾非常期待。

文字|陳思宏
第228期 / 2011年12月號
倫敦

社會悲劇Roadkill 活生生在觀眾眼前上演

十月底在東史特拉福劇院上演的戲劇作品Roadkill,邀請觀眾搭上小巴,卻不是去觀光,而是帶著觀眾親眼目睹一個女孩悲慘的淪落。此劇導演柯拉.比賽特改編真實故事,關注於從非洲被人口販子拐騙至歐洲各城市的年輕女孩,被迫賣淫、吸食毒品。導演藉由戲劇的方式敘說這些故事,也引發了各界對此議題的論辯。

文字|魏君穎
第228期 / 2011年12月號
四界看表演 Stage Viewer

亮出國樂「台灣印象」 交流中展現自我特色

看臺灣國家國樂團於北京國家大劇院演出

臺灣國家國樂團(NCO)今年十月中旬至中國巡演,參與「中國民族音樂巡禮百場系列音樂會」,首度於北京國家大劇院音樂廳演出。音樂會以「印象台灣」為主題,在指揮蘇文慶的帶領下,一首首的樂曲以各種不同的姿態打動了觀眾的心。

文字|李秋玫
第228期 / 2011年12月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