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家莎士比亞劇團慶五十 上演新作《靜默》
今年是皇家莎士比亞劇團五十週年的團慶,慶祝活動從去年底就開始,除了演出莎翁經典,也不忘推出實驗新作,五月即與擅長實驗聲音與音樂的Filter劇團合作,演出情節跨越時空的新作品《靜默》,透過極簡舞台與各種聲音裝置,探討「說與不說」的選擇之難。
今年是皇家莎士比亞劇團五十週年的團慶,慶祝活動從去年底就開始,除了演出莎翁經典,也不忘推出實驗新作,五月即與擅長實驗聲音與音樂的Filter劇團合作,演出情節跨越時空的新作品《靜默》,透過極簡舞台與各種聲音裝置,探討「說與不說」的選擇之難。
泰德現代美術館與BMW推出了一系列「表演室」計畫,結合科技與社群媒體,打破「空間」,藉由網路,讓觀眾同步觀賞網路上的「表演」,觀眾還可以選擇用Google+、臉書、推特來「同步」加入討論演出。該計畫首場由法國編舞家傑宏.貝爾擔綱,演出舊作Shirtology,探討身體與語言間的關係。
以鼓勵新作為主要任務的皇家宮廷劇院,除了在位於倫敦西邊的史隆廣場的母劇場演出之外,近年更推出「在地劇場」計畫,二度在佩克漢區的巴溪大樓,演出先前在母劇場票房告捷的Belong與Vera Vera Vera,除了平實的票價,現場更保留卅張票券,讓現場購票觀眾隨意付款,享受一夜好戲!
雲門舞集十月上旬帶著去年發表的《屋漏痕》,五度參與紐約「下一波」藝術節演出,同一週內,剛好不少台灣相關文化活動齊聚紐約,讓紐約人感受到台灣的文創軟實力。如果能讓各單位整合資源、互相宣傳,或能達到更高的效益。
法國今年也是選舉年,在第一輪投票之前,各候選人也紛紛提出政策支票。尋求連任的總統沙科吉及社會黨候選人歐隆德近期分別在馬賽及南特市說明了各自的文化政策,前者拿出施政成績單說明對他對文化預算的重視,卻反遭業界嗆聲,後者則表示要保證讓更多的表演工作者能繼續保有新的勞基協議下的工作福利。
被視為劇場新秀搖籃的維萊特劇院,在巴黎市政府與文化部的協議下,收到行政命令告知要挪作爵士樂的演出場地,令劇場界人士群起反對,連署要保留這個創意園地。許多人都把維萊特劇院即將關門當作巴黎文化政策衰敗的徵兆之一,在好大喜功的思維下,公私部門的預算都成了錦上添花的用途,真正能培養藝術種子的土壤,也就是地方性長耕型創作空間只能被犧牲
十月登場、橫跨秋冬的柏林「歐洲戲劇節」,其中法國劇作家戈爾德思的獨白名作《森林前的夜晚》,德國知名男演員克雷蒙思.席克與義大利劇場名導安東尼歐.拉帖拉合作演出。導演以極簡的舞台與燈光裝置,讓席克充分發揮他的個人演員特質,創造了一個讓人不安的獨白劇場。
由羅亞爾河區三省Mayenne、Sarthe及Maine-et-Loire的十一個藝文機構聯合推出的「11戲劇節」從一月上旬起首度舉辦,以偶戲為主題,邀十四個團體推出十六齣戲在一個月內到各地輪流演出。配上周邊的展覽、工作坊、藝術村、演講座談等等,這個橫跨不同省市的藝術節除了在場地、資金上都得到地方政府、媒體及商家的全力支持。
法國新內閣出爐,文化部長由工人家庭出身、從政經歷完整的卅九歲年輕女部長費黎皮特擔任,新官上任也讓大家期盼殷切,期待在她手上能讓已變得過度官僚的文化部轉型重生。
九月本來就是柏林藝文活動繁多的月份,但今年特別「擁擠」,不僅僅是表演藝術,其他類的藝術節也是齊聚爭鳴。其中由「柏林藝術節之屋」與「柏林愛樂基金會」合辦的「音樂節」,邀請了各國大團前來輪番演奏,由瑞士指揮杜特華領軍的費城管絃樂團在柏林愛樂廳擔任「音樂節」的開幕表演,並且邀得法國知名鋼琴家提鮑德與樂團合作。
擔任國立奧德翁歐洲劇院總監五年的劇作家、劇場及影像導演、演員奧立維耶.畢,去年四月初戲劇化地被文化部長密特朗宣布革職,又被迅速指派接任亞維儂藝術節新任總監。三月初離職的他,行前送給劇場人一場他的招牌變裝女王秀,未出惡言只說自己最大的缺點就是太過天真。
在經濟危機愈演愈烈的景況下,因為政府補助的縮水,不少法國的私立劇院與團體,只得各憑本事尋求贊助或募款,如曾來台演出《低迴李爾王》的「國際視覺劇場」苦等不到政府允諾的補助只好自己扛貸款,而彼得.布魯克的北方劇院也得靠觀眾贊助才能將新歌劇順利推出。
私立劇院經營本來就不容易,彼此之間又很難像公立劇院在官方系統支援下共享資源,即使有個工會想維持向心力也很難;而去年底巴黎最重要的廿九個私立劇院表明不願再參加角逐每年的「莫里哀獎」後,更將許多問題搬上檯面。莫里哀獎當初的發起人主要是一直居於弱勢的私立劇院,如今發起者自己想要結束這件事,既矛盾也讓人明白問題的嚴重性。
英籍孟加拉裔的編舞家阿喀郎.汗,在九月中首演的獨舞新作《源》DESH中,面對自己的認同問題,深入挖掘,更述說母國孟加拉的文化與他之間的關係。透過數個故事的述說,在父與子、大人與小孩的敘事脈絡中,阿喀郎亦思索文化在世代間傳遞的過程,以及個人在社群中的角色改變。
十月底在東史特拉福劇院上演的戲劇作品Roadkill,邀請觀眾搭上小巴,卻不是去觀光,而是帶著觀眾親眼目睹一個女孩悲慘的淪落。此劇導演柯拉.比賽特改編真實故事,關注於從非洲被人口販子拐騙至歐洲各城市的年輕女孩,被迫賣淫、吸食毒品。導演藉由戲劇的方式敘說這些故事,也引發了各界對此議題的論辯。
當行道樹枝椏的新葉陸續點綠綻放後,代表上海市花的白玉蘭也漸次開放迎向春風,預示了上海官方的「白玉蘭表演藝術家獎」,即日產生新一輪戲劇界領軍的風雲人物,與此同時,靜安區主辦的「壹戲劇商業大賞」也將公佈第二屆的獲勝名單,雙星映輝前後展示著這座城市、上年度戲劇工作者的文藝丰采,並且再度受到傳媒和公眾的關注與肯定。
上海的歲末演出黃金檔期,卻正是「台風」狂吹,包含表演工作坊、屏風表演班、果陀劇場、相聲瓦舍等劇團接力演出,且多是商業邀演、售票演出。除了果陀的《最後十四堂星期二的課》是翻譯劇本,其他幾齣都與懷舊、兩岸分隔等的歷史滄桑符號有關,透過劇場,中國的觀眾也閱讀了台灣的過去。
在「話劇王子」焦晃號召下,原上海青年話劇團在人民大舞台推出了莎劇《安東尼與克里奧佩特拉》,一群年屆七十的表演藝術家,不計一切困難地為夢想的經典戲劇聚合。但現下盛行的是快、簡、喜、險的娛樂式刺激視覺的劇場文化,《安》劇票房的失利,也印證了莎劇悲劇美學的時不我予。
五月上旬在北京東城區揭幕的「南鑼鼓巷戲劇節」,不過是第二屆,規模就從第一屆的四齣戲發展到四十齣戲,整整擴大了十倍,而且具備國際性的視野,參演品質重量均叫人刮目相看,讓戲迷除了看到世界級的經典,也同時看到青壯輩編導演的新作。這也是近年東城區大舉投入資金,戮力發展戲劇產業的成績之一。
由於城區的重劃,北京南城財力人力資源都獲得了大幅的提升,再迎上年底國家文化大發展的宣誓,北京市全力加快文化產業發展,全力打造文化創意之都的時機。近百年一遇的城南發展啟動,不約而同東城與西城在去年底同時宣布「天壇」與「天橋」兩個演藝區的計畫。
章子怡、李冰冰、王曉鷹、孟京輝、田沁鑫等明星級的藝人編導的「中國國家話劇院」,一直沒有專屬的劇場,終於在歷時四年的興建後,有了位於廣安門外大街二七七號的「家」,並於五月中開幕啟用。這個新家包括一大一小兩個專為「話劇」演出而設計的劇場,「國話」並演出《四世同堂》與中、法合作的《打造藍色》作為開幕慶祝。
邁入第七年的「中法文化之春」藝術節從四月到六月,以北京為中心幅射涵蓋中國廿四個城市,共推出一百卅四場包括電影、戲劇、舞蹈、等等活動,主力放在年輕族群會感興趣的「非主流」藝術,也不忘深耕「植入」法國影響力於中法聯合製作。透過組織性的縝密運作,法國政府藉此進行國內新興藝術的扶植與文化的戰略性輸出。
今年春天的紐約劇壇,恰巧Mike Bartlett的《公雞》和契訶夫的《凡尼亞舅舅》都在只坐得百來人的外百老匯的劇場演出,不但觀眾彼此坐得可以膝蓋碰膝蓋,連跟演員也是近到觸手可及,提供了另外一種的看戲經驗。
影劇圈的「穿越風」也颳到了劇場舞台!從電視劇改編的同名舞台劇《步步驚心》於情人節開演,故事描述一現代都會女性,因意外而穿越到清代王府,遭遇了康熙諸位皇子的皇位奪嫡之爭。因為電視劇的熱潮延燒,也讓舞台劇票房相當亮眼。
國家大劇院的第四屆「五月音樂節」即將上陣。一反中國社會功利浮誇的趨勢,五月音樂節以「慢活、內涵、平實」的風格展現,不但主打非商業主流的室內樂,也不迷信名牌大咖,而且針對幾個樂種持續深耕,期待點滴培養基本觀眾。
本網站使用 cookies
為提供您更多優質的內容,本網站使用 cookies 分析技術。 若繼續閱覽本網站內容,即表示您同意我們使用 cookies,關於更多 cookies 以及相關政策更新資訊,請閱讀我們的隱私權政策與使用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