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World
國際

觀眾被安排在主要的臥室中,看著女主角經歷失身、被限制行動或是被迫接客的經過。
倫敦

社會悲劇Roadkill 活生生在觀眾眼前上演

十月底在東史特拉福劇院上演的戲劇作品Roadkill,邀請觀眾搭上小巴,卻不是去觀光,而是帶著觀眾親眼目睹一個女孩悲慘的淪落。此劇導演柯拉.比賽特改編真實故事,關注於從非洲被人口販子拐騙至歐洲各城市的年輕女孩,被迫賣淫、吸食毒品。導演藉由戲劇的方式敘說這些故事,也引發了各界對此議題的論辯。

文字|魏君穎
第228期 / 2011年12月號
四界看表演 Stage Viewer

亮出國樂「台灣印象」 交流中展現自我特色

看臺灣國家國樂團於北京國家大劇院演出

臺灣國家國樂團(NCO)今年十月中旬至中國巡演,參與「中國民族音樂巡禮百場系列音樂會」,首度於北京國家大劇院音樂廳演出。音樂會以「印象台灣」為主題,在指揮蘇文慶的帶領下,一首首的樂曲以各種不同的姿態打動了觀眾的心。

文字|李秋玫
第228期 / 2011年12月號
數位全閱覽廣告圖片
巴黎

DV8新作Can We Talk About This? 揭露伊斯蘭主義爭端

暌違上一個舞作五年之後,DV8肢體劇場十月初在巴黎市立劇院,推出新作Can We Talk About This?,內容大膽揭露當今世界最敏感的伊斯蘭極端主義爭端。延續上個作品的記錄式舞蹈劇場形式,此作融合了舞蹈、劇場、影像和音樂,舞者以語言傳述、爭論關於宗教、暴力、思想自由等事件的意義。

文字|謝東寧
第227期 / 2011年11月號
北京

「亞彬和她的朋友們」 舞蹈新浪潮蓄勢待發

「亞彬和她的朋友們」舞蹈系列今年的第三季演出即將登場。這個二○○九年開始的舞蹈系列,在古典與傳統勢力強大的北京,為現代舞的發展打造了嶄新的平台。主要策展人王亞彬是中國舞蹈界的明星舞蹈家,以自身的豐富經歷與資源,主題性地年度策展,以委約創作的精神,給予她身邊的傑出青年舞蹈藝術工作者一個夢想的舞台。

文字|郭耿甫
第227期 / 2011年11月號
香港

歷史人物搬演不易 《中山.逸仙》異地首演

大型原創歌劇《中山.逸仙》,原定九月底於北京國家大劇院舉行全球首演,香港是演出的第二站;然而在北京的演出,卻「因流程操作問題」而臨時叫停,反倒讓香港成了首演之地。編劇莊梅岩曾在訪問中表示對「想寫的孫中山是一個人,普通的、有缺點有遺憾的人」,是否這樣的處理,有不對主流口味之嫌?

文字|陳國慧
第227期 / 2011年11月號
四界看表演 Stage Viewer

原色木偶 述說底層悲戚

南非掌中乾坤偶劇團《南非高地的沃伊采克》

今年在紐約百老匯一舉拿下六座東尼獎的英國戲劇《戰馬》,演出中最令人驚豔的就是其中維妙維肖的大型馬偶與靈活如真的操作,這些吸睛的偶全出自南非的「掌中乾坤偶劇團」之手。這個精采的偶戲創作團隊,也在九月時在倫敦巴比肯中心(Barbican Centre)演出自家的精采舊作《南非高地的沃伊采克》,樸拙的原色木偶,配上炭筆畫的黑白動畫,搬演以南非社會為背景的畢希納劇作《沃伊采克》,述說社會底層的悲哀。

文字|黃琇瑜
第227期 / 2011年11月號
四界看表演 Stage Viewer 專訪南非掌中乾坤偶劇團創始人

艾居恩.寇勒:我心中有好多角色在等著我親手做出來

很久沒有這樣因為訪問而感動過了。 坐在學校附屬劇場的簡陋小咖啡座,和締造《戰馬》全球奇蹟的關鍵人物閒聊,感覺好超現實,卻有種奇異的溫馨。創立南非掌中乾坤偶劇團的艾居恩.寇勒(Adrian Kohler),就是這樣一個隨和謙遜的好人。笑起來牽動滿臉皺紋的他,既慈祥又親切;原本被經紀人限定為卅分鐘的演前訪問,因為我們相談甚歡,變成了連續兩晚的長敘。寇勒不但透露了在其他訪談中很少提及的往事與創作源起,更不避諱地聊到既是創團拍檔也是生命伴侶的巴索.瓊斯(Basil Jones)。

文字|黃琇瑜
第227期 / 2011年11月號
免費訂閱電子報廣告圖片
四界看表演 Stage Viewer

能劇?歌劇?! 窺探東風西漸的途徑

細川俊夫的《松風》吹在柏林

七月的柏林「感染音樂節」,以日本作曲家細川俊夫的《松風》作為壓軸。這齣改編自日本能劇的歌劇,全以德文演唱,演出樂器也以西方管絃樂為主,但仍營造出東方的幽韻;而相對於靜謐的劇情與聲響,莎夏.瓦茲編創的舞蹈動作顯得橫衝直撞,和能劇中沉緩的肢體語言截然不同。

文字|沈雕龍
第226期 / 2011年10月號
柏林

初秋柏林 藝術節狂潮來襲

九月本來就是柏林藝文活動繁多的月份,但今年特別「擁擠」,不僅僅是表演藝術,其他類的藝術節也是齊聚爭鳴。其中由「柏林藝術節之屋」與「柏林愛樂基金會」合辦的「音樂節」,邀請了各國大團前來輪番演奏,由瑞士指揮杜特華領軍的費城管絃樂團在柏林愛樂廳擔任「音樂節」的開幕表演,並且邀得法國知名鋼琴家提鮑德與樂團合作。

文字|陳思宏
第226期 / 2011年10月號
倫敦

國家歌劇院新樂季 美國風《愛情靈藥》開幕迎客

迎接新樂季,英格蘭國家歌劇院推出去年廣受歡迎的《愛情靈藥》讓觀眾回味。這齣董尼才悌的歌劇新編,場景放在一九五○年代的美國中西部,歌詞亦翻譯為英文,角色設定也受美國大眾文化影響,女主角活脫是瑪麗蓮.夢露的翻版,帶有天之驕子傲氣的男配角,則隱約帶有貓王調皮又帥氣的神韻。

文字|魏君穎
第226期 / 2011年10月號
巴黎

世界偶戲節 奇幻異想的天堂

開始於一九六一年,每兩年舉行一次(註)的法國沙勒維爾-梅傑爾市(Charleville-Mzires)的「世界偶戲節」(Festival Mondial des Thtres de Marionnettes)今年慶祝五十歲生日,從九月十六日到廿五日十天之間,估計超過十五萬名觀眾將前往觀賞來自廿五國的一百五十個偶戲團演出,是全世界偶戲團及戲迷們心中的朝聖之旅。

文字|謝宜靜
第226期 / 2011年10月號
世界舞台 盡在你手廣告圖片
北京

北京國際音樂節 誠意十足向馬勒致敬

第十四屆北京國際音樂節,主題是向逝世一百周年的偉大作曲家馬勒致意,十月六日將以其《千人交響曲》揭幕。此次的節目規劃,魄力與誠意十足,將在廿五天內,推出廿四場以紀念馬勒為主題的音樂會,除了完整呈現馬勒的十首交響曲,也將呈現其他經典聲樂與管絃樂作品,並邀集多位中外指揮大師指揮,令人期待!

文字|郭耿甫
第226期 / 2011年10月號
四界看表演 Stage Viewer

舞蹈傳奇人物登場 重複中見創新美學

在柏林看「舞在八月2011」

今年的「舞在八月」依然展現強大的策劃能力,來自十三個國家的廿二齣製作接力演出,在八月十二日至廿八日之間,舞迷可在城裡的許多重要劇場裡看到各種規模的舞作。露辛達.柴爾茲一九七九年的舊作《舞》為今年的舞蹈節開幕,「舞蹈劇場」發展歷程的重要人物蘇珊.琳卡也親自登台,讓許多觀眾終於親眼見到舞壇傳奇。

文字|陳思宏
第226期 / 2011年10月號
四界看表演 Stage Viewer

與城市相遇 關於「真人實境」的學習

《平行城市》 素人劇場大公開

由阿根廷導演Lola Arias與德國導演Stefan Kaegi共同策劃的《平行城市》演出計畫,邀請來自各國的八位藝術家在包括旅館、圖書館、工廠、法院、購物中心、車站、住家、大樓屋頂等空間創作演出。目前已到過布宜諾斯艾利斯、華沙、蘇黎世。在不同城市,這些創作者都是與當地表演者合作,在同一概念下發展出不同的作品,其中多數表演者都是在人生中第一次參與表演。換言之,這是一種如假包換的「真人實境秀」。

文字|鴻鴻
第226期 / 2011年10月號
四界看表演 Stage Viewer

追索源頭開創未來 「藝」觀當代亞洲

世界文化藝術節2011—遊藝亞洲

即將於十月下旬上場的香港「世界文化藝術節2011」,此次以「遊藝亞洲」為主題,從探問文化的源頭,一展當代的創作表現。除了有豐富的舞蹈節目如阿喀郎.汗的《源》、中國國家芭蕾舞團三齣舞劇《紅色娘子軍》等、香港舞蹈團《雙燕.吳冠中名畫隨想》、台灣無垢舞蹈劇場的《觀》等,也有表現傳統的上海越劇院與呈現當代社會的香港劇作,豐富多元中,看到當代亞洲的藝術活力。

文字|莊彗彗
第225期 / 2011年09月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