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World
國際

呂紹嘉指揮NSO在溫哥華演出蕭泰然的《D大調小提琴協奏曲》,由小提琴家林昭亮擔綱獨奏。
四界看表演 Stage Viewer

一場漂亮的自我介紹 來自福爾摩沙之聲

國家交響樂團美加首航

去年十二月上旬,國家交響樂團啟動了創團卅年以來的第一次北美洲巡演,造訪加拿大溫哥華與美國加州洛杉磯兩個城市,首度將台灣國家級樂團的聲音,帶到太平洋彼岸。曲目特別安排了前輩作曲家蕭泰然浪漫的《D大調小提琴協奏曲》與新生代作曲家李俊緯取材太魯閣族傳說的《最後一哩路》,讓美加聽眾聆賞到台灣創作的多元面貌,更以柴科夫斯基《第五號交響曲》展現NSO不讓西方樂團的演奏實力,也贏得當地樂評的讚嘆肯定,完成一次漂亮的自我介紹。

文字|李秋玫
第289期 / 2017年01月號
四界看表演 Stage Viewer

《遊唱詩人》與老戲迷的逆襲

義大利帕馬威爾第歌劇節

專為義大利歌劇大師威爾第作品演出而設的「威爾第歌劇節」,去年十月一日至卅日在威爾第的故鄉帕馬舉辦,除了吸引各地愛樂遊客前往朝聖,當然也是老戲迷群聚的盛會。一場由伊莎貝塔.柯瑞爾執導的《遊唱詩人》在帕馬雷究劇院的演出,極簡前衛的風格,差強人意的演唱,顯然讓老戲迷不甚滿意,現場噓聲不在話下,更有趣的是帕馬老太太的評論:「像麵餃裡包的餡,只有麵包屑,連點乳酪絲都沒有。」

文字|楊馥如
第289期 / 2017年01月號
城市藝波 Cities & Arts

川普當選美國「變色」 表演工作者未來難料

美國新任總統川普的當選,反映了人民對既成體制和菁英階級的反彈,而在這個社會中,表演藝術工作者無疑是屬於「菁英」的一邊,他們在選前一面倒支持柯林頓,助選、募款、站台、開川普玩笑,現在面臨新的美國秩序,日子該如何過?而川普的保護主義對經濟的影響是否會帶來表演團體的生存危機?遇上擅長把批評者妖魔化的川普,擅長批判的藝術界會不會成為另一個「人民公敵」?

文字|謝朝宗
第288期 / 2016年12月號
城市藝波 Cities & Arts

漢堡易北河愛樂廳順利完工 明年一月正式開幕

歷經十年歲月,完工日期延宕七年的漢堡易北河愛樂廳,終於要在明年一月正式開幕,在指揮亨格布洛克與北德廣播易北河愛樂廳交響樂團的樂音中,迎向世人。因為隔音工程浩大、建築難度超過預期,嚴重超支,易北河愛樂廳在各界批評中熬過來,以優美造型現身,內藏大中小三款音樂廳,讓樂壇巨星或實驗小眾都能在這裡演出;而結合音樂廳、飯店與觀景平台的設計,也將成為漢堡市的觀光新地標。

文字|陳思宏
第288期 / 2016年12月號
城市藝波 Cities & Arts

莎士比亞環球劇場人事驚變 總監艾瑪.萊斯傳出離職消息

才在今年四月上任的莎士比亞環球劇場藝術總監艾瑪.萊斯,近期卻傳出將於二○一八年卸任的消息,引發討論。離職原因應是艾瑪.萊斯在這個強調以莎翁時代風格演出莎劇的劇場中,引進現代劇場的燈光與音效,挑戰了上述的傳統。雖然萊斯的改變受到許多年輕觀眾及票房肯定,但劇場董事會仍決議維持傳統,也引發環球劇場是否該與時俱進的熱烈討論。

文字|魏君穎
第288期 / 2016年12月號
城市藝波 Cities & Arts

加碼文化建設 巴黎「戲劇城」預定二○二二年落成

趕在明年總統大選前,法國政府確定推出重大的劇場計畫,將在巴黎第十七區成立「戲劇城」,主場館設於國立奧德翁劇院的貝堤耶實驗劇場所在地。「戲劇城」占地兩萬平方公尺,將於二○一八年動工,預定二○二二年落成,落成後將由奧德翁劇院、法蘭西戲劇院及國立高等戲劇學院共同使用,結合戲劇教學與專業劇團演出環境,讓學生、老師、藝術家、觀眾之間的互動更為密切。

文字|羅仕龍
第288期 / 2016年12月號
城市藝波 Cities & Arts

九十九元的誘惑 水面上與水面下的票務系統

收到北京國家大劇院寄來的「九十九元」優惠購票簡訊,不要以為是詐騙,而是票房冷颼颼加上售票管道混亂的結果。中國正式立案的售票系統至少有十個,但一檔演出的銷售管道可以不是一家獨霸且可分銷。而大陸節目須通過審批才能售票,但制度的不透明及曠日廢時,相當影響節目宣傳行銷的排期,所以檯面下的售票管道也就應運而生

文字|王泊
第288期 / 2016年12月號
城市藝波 Cities & Arts

「靜安現代戲劇谷」 行政區合併後內容更升級

靜安區重要戲劇節慶「上海.靜安現代戲劇谷」,經由市政改制與閘北區進行合併後,拓展了靜安區的場地和體制,移至十一月十六日至卅日舉行。活動除了原有「壹戲劇大賞」、市民劇場等,首度集中展演中外名劇佳作。活動以「融」為主題,開幕大戲是鈴木忠志的喜劇《哢哧哢哧山》,閉幕是中國國家話劇院的復排歷史詩劇《伏生》,另有來自海內外的十五齣作品共襄盛舉。

文字|李翠芝
第288期 / 2016年12月號
四界看表演 Stage Viewer

德意志劇院《臣服》 反思歐洲文明危機

史蒂芬.基米二度執導韋勒貝克爭議之作

法國作家韋勒貝克的小說《臣服》描述未來由穆斯林統治的法國,上市當天,發生了當期以他過穆斯林齋月漫畫當封面的《查理周刊》遭遇恐攻事件,也讓該書成為爭議之作。曾將韋勒貝克《情色度假村》搬上舞台的史蒂芬.基米,執導柏林德意志劇院的《臣服》製作,這已是該書在德語劇壇的第三個版本。劇中主角就像久病不癒的病人,他如同歐洲世界的隱喻,一個瀕死、難以忍受、即將自毀的崩壞結構

文字|廖俊逞
第288期 / 2016年12月號
四界看表演 Stage Viewer

長城之上的跨文化劇場

與鈴木忠志相遇古北水鎮

繼去年的《酒神狄俄尼索斯》之後,日本戲劇大師鈴木忠志再度在古北水鎮最高處的露天長城劇場演出,帶來喜劇《哢哧哢哧山》和悲劇《厄勒克特拉》。兩部看似迥異的作品被鈴木放進了醫院這樣一個場所,延續其「世界是座病院」的概念,由多國演員操著各自的母語共同呈現,中日英三國語言充斥於同一時空中,卻沒有令觀眾產生絲毫隔閡之感。

文字|翟璐
第288期 / 2016年12月號
城市藝波 Cities & Arts

「碧娜.鮑許與舞蹈劇場」特展 回顧舞蹈的傳奇

向德國舞蹈劇場大師碧娜.鮑許致敬的「碧娜.鮑許與舞蹈劇場」展覽,正在柏林馬丁.葛羅皮烏斯博物館展出,用心的策展人除了呈現舞蹈家私人的相簿、演出海報、節目單、各國巡演傳單、劇照、舞者名冊等珍貴資料,更在展場重建、仿製了碧娜.鮑許的神秘排練場Lichtburg,還安排長年跟鮑許合作的舞者,在現場帶領大家一起暖身、舞動,練習鮑許舞作裡的經典動作。

文字|陳思宏
第287期 / 2016年11月號
城市藝波 Cities & Arts

重新想像《吉賽兒》 阿喀郎與英國國家芭蕾攜手冒險

繼兩年前的《塵》,英格蘭國家芭蕾舞團藝術總監塔瑪拉.若荷再度邀請編舞家阿喀郎.汗合作,重新詮釋經典芭蕾舞劇《吉賽兒》。在阿喀郎與戲劇顧問露絲.利托的掘探下,拉出原作隱藏在浪漫故事下的經濟、權力結構等元素,讓吉賽兒化身移工,在資本主義巨輪下哀吟悲歌,增添了時代感的詮釋,舞出經典新的生命。

文字|魏君穎
第287期 / 2016年11月號
城市藝波 Cities & Arts

文化多元是好生意? 法國劇場幕後的企業力量

法國政府智庫的研究指出,如果能降低不同族群(如性別、膚色等)之間的就業率差異,那麼法國的國內GDP將可提高6.9%,而在表演藝術界,也正有愈來愈多企業挹注資金,協助劇場推動各種提昇「多元性」計畫計畫項目包括演員養成、劇場創作參與,也含讓非中產階級觀眾入場看演出,可說是在實踐社會公義的同時,共同把產業的餅做大。

文字|羅仕龍
第287期 / 2016年11月號
城市藝波 Cities & Arts

十八歲的上海國際藝術節 五十部作品迎金秋

第十八屆的「上海國際藝術節」已於十月十二日揭幕,將熱鬧到十一月十五日,超過一個月的時間,五十部作品齊聚滬上,中外交流場面繁盛。這次是逢中西兩位戲劇大家湯顯祖和莎士比亞逝世四百年,劇界紛向大師致敬,創排各類劇作以為紀念,崑劇、越劇、小劇場實驗戲曲皆有呈現。另田沁鑫改編自李敖小說的《北京法源寺》北京首演後票房大好,口碑效應在滬發酵,備受關注。

文字|李翠芝
第287期 / 2016年11月號
城市藝波 Cities & Arts

西九首試Live直播 戶外版《安提戈涅》邀各地觀眾共賞

西九文化區將於十一月,在戶外場地演出由鄧樹榮戲劇工作室及白光劇社首度合作的希臘悲劇《安提戈涅》,而且也同步嘗試現場直播,讓更多外地觀眾可以欣賞。演出在「日落及維港景致下」上演,安提戈涅的抗爭精神,將在美麗景致中,為香港帶來更豐富與深刻的啟示。

文字|陳國慧
第287期 / 2016年11月號
四界看表演 Stage Viewer

呼應難民議題 技術依然前衛

2016拜羅伊特樂劇節的「非《指環》」製作

第十次造訪由作曲家華格納創立的拜羅伊特樂劇節,知名劇場導演楊世彭特地為本刊讀者介紹這次他所觀賞的「非《指環》系列」製作世界首演的新製作《帕西法爾》與前兩年首演的《崔斯坦與伊蘇達》。前者呼應難民議題,導演勞芬博格在劇中討論基督教、回教、猶太教是否可以在今日的世界共存。後者由華格納曾孫女、樂劇節總監卡塔琳娜.華格納執導,卻詮釋出不同於曾祖父的風貌。

文字|楊世彭
第287期 / 2016年11月號
四界看表演 Stage Viewer

古希臘身體美學 廿一世紀的末日雕塑

新加坡國際藝術節看希臘編舞家帕派約安努Still Life

今年八月至九月舉辦的「新加坡國際藝術節」,邀請到曾為雅典奧運執導開幕式的希臘編舞家迪米特里・帕派約安努作品Still Life,舞作以希臘神話中薛西弗斯被詛咒推石上山終日徒勞的故事為本,視覺藝術背景的編舞家如創作雕塑,舞台上每一瞬間的意象創造,皆精雕細琢,以複合身體的肢解、拼接、延伸,創造出蒙太奇的視覺幻象,帶有神話般的超現實色彩。

文字|廖俊逞
第287期 / 2016年11月號
四界看表演 Stage Viewer

中性時尚駭客軍團vs. 高科技社會控制

藝術家安.英霍芙的歌劇行為表演《焦慮II》

德國藝術家安.英霍芙於九月中在柏林當代美術館Hamburger Bahnhof 大廳演出的大型行為表演《焦慮II》,整夜的行為表演是類歌劇三部曲的第二部,揉合時尚走秀、神秘宗教遊行、大型銳舞派對、馬戲團表演,或她所說「如歌劇的展覽」,混搭聲光、各式物件道具等複合媒材,最受注目應屬遙控無人機和蒙著眼的老鷹。

文字|詹育杰
第287期 / 2016年11月號
城市藝波 Cities & Arts

世貿重建內藏表演中心 打造下城區的不夜城

日前世貿重建區最後一項工程皮爾曼表演藝術中心的設計圖公布,也讓這延宕多時的工程往前邁進一大步。因為紐約大亨皮爾曼的資金挹注與知名歌手芭芭拉.史翠珊同意擔任董事會主席,這個容納三個表演空間並能多樣轉換變化的表演中心,將為紐約下城帶來廿四小時的熱鬧風景。

文字|謝朝宗
第286期 / 2016年10月號
城市藝波 Cities & Arts

柏林邦立芭蕾舞團舞者請願 拒絕新任總監莎夏.瓦茲

日前柏林市長宣布二○一九年將由知名編舞家莎夏.瓦茲與現任瑞典皇家歌劇院芭蕾舞總監攸漢納斯.歐曼,以雙人組合接下柏林邦立芭蕾舞團總監一職,未料卻引發該團舞者不滿,發起請願抗議,原因在於莎夏.瓦茲專長在現代舞領域,與芭蕾舞界素無淵源,舞者把執政者的決定,比擬為「請網球教練當足球教練,請博物館館長當交響樂團團長」。

文字|陳思宏
第286期 / 2016年10月號
城市藝波 Cities & Arts

朗讀《深淵書簡》 重現王爾德獄中風景

當年王爾德因交往同性被判刑入獄,後來在倫敦近郊雷丁監獄服刑,在此仍不斷寫信給同性情人,這些信後來結集成《深淵書簡》。當年的雷丁監獄早已不再使用,目前規劃作為藝文用途,今年九月倫敦的藝術公司Artangel策畫系列藝術活動,在此舉行展覽、朗讀,更邀來多位知名演員朗讀《深淵書簡》,讓觀者體驗王爾德當時的孤絕,領略文字與藝術給人所帶來的感動和力量。

文字|魏君穎
第286期 / 2016年10月號
城市藝波 Cities & Arts

劇場多元性何在? 導演、演員齊嗆聲

法國的劇場不只是以白人觀眾為主,台上演戲的也多是白人演員,九月中《世界報》舉行了「戲劇與電影中的多元性在哪裡?」論壇,邀集文化部官員、劇場導演與演員等共聚一堂討論。果然當天砲聲隆隆,其他族裔導演與演員紛紛痛批此一現象,包含劇院安排的製作中,少數族裔的角色與劇本都非常少,也讓少數族裔演員難以現身。但當日論壇卻也少了亞裔的聲音,劇場的多元性問題,或許還要很長一段時間才能真正找到解答。

文字|羅仕龍
第286期 / 2016年10月號
四界看表演 Stage Viewer

讓黛玉葬花 化為歌劇的詠歎

舊金山歌劇院製作歌劇《紅樓夢》

由舊金山歌劇院製作的歌劇《紅樓夢》九月時在舊金山舉行世界首演,這齣改編自中國經典名著的作品,有多位華裔藝術家的參與作曲家盛宗亮、編劇黃哲倫、導演賴聲川、舞台與美術設計葉錦添與舞蹈家許芳宜等。全劇以英文演唱,音樂雖是西化的交響樂伴奏,但運用鑼、鈸等中國擊樂器及木魚營造中式氛圍,絃樂有時也運用撥奏模擬出中國彈撥樂器的效果。而精采的美術視覺設計,絕對是讓西式歌劇表演形態能深擁中式古典情懷和靈魂的大功臣。

文字|楊孟儒
第286期 / 2016年10月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