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0年版《消逝之島》(王勛達 攝)
戲劇

身體、敘事與界線

FOCA福爾摩沙馬戲團「跨界三部曲」的問與答

對於「跨界」,往往著眼於「跨」這個動作;但,「跨界三部曲」得思考的反倒是「界線」的劃分,除涉及門類劃分,更核心的是自我定位的安置,而這似乎是「馬戲」在台灣有急於驗明正身的渴望。對我而言,「跨界三部曲」開發了馬戲的身體、啟動了馬戲的敘事;但,「物件劇場」、「裝置藝術」、「舞蹈」三者與「馬戲」的距離到底為何?我們是否像畫下一條虛設的界線,然後標榜「現在進行一個跨越的動作」?

對於「跨界」,往往著眼於「跨」這個動作;但,「跨界三部曲」得思考的反倒是「界線」的劃分,除涉及門類劃分,更核心的是自我定位的安置,而這似乎是「馬戲」在台灣有急於驗明正身的渴望。對我而言,「跨界三部曲」開發了馬戲的身體、啟動了馬戲的敘事;但,「物件劇場」、「裝置藝術」、「舞蹈」三者與「馬戲」的距離到底為何?我們是否像畫下一條虛設的界線,然後標榜「現在進行一個跨越的動作」?

FOCA福爾摩沙馬戲團

《苔痕》 

2020/11/28  19:30 高雄 衛武營國家藝術文化中心戲劇院

《消逝之島》 

2020/9/13  15:00 台北 社子島

《一瞬之光》 

2019/11/23  11:00 高雄 衛武營國家藝術文化中心戲劇院

《消逝之島》 

2019/9/7  15:00 台北 社子島

FOCA福爾摩沙馬戲團(簡稱FOCA)的「跨界三部曲」是個「提問」又同時「回應」的過程。

首先被點出的是「跨界」。當「跨界」成為當代創作的必然,馬戲團隊如何與不同藝術領域的創作者合作也是必須。最早的《一瞬之光.How Long Is Now?》(2016,後簡稱為《一瞬之光》)與劇場導演Baboo,以「物件劇場」為概念、並借奧地利藝術家歐文.奧姆(Erwin Wurm)的「一分鐘雕塑」為方法,讓馬戲表演者的身體與生活器具(水桶、曬衣架、掃把等)製造想像。接下來是,從階段呈現到不同版本的《消逝之島》(2019、2020),除與菲律賓藝術家理羅.紐(Leeroy New)設計的裝置激盪靈感,也讓作品發生於劇團駐地的社子島,藉移動、觀看等狀態去觸發議題。最後一部作品《苔痕》(2020)則與德國舞蹈劇場團隊支離疏製作(Peculiar Man,由田采薇、Jan Möllmer組成)共同發展肢體,探究與賦予動作背後的意義。如果將三部作品順序排列、並視為連續發展,另一個命題被提出——也就是「馬戲」於其間的位置是被掩蓋、轉化,還是突出?

通過創作的(自我)質疑、出題、面對與回答,我認為,「跨界」涉及創作行為,「馬戲」攸關身體本質,作為兩個並非各自運行的命題,互為被探索的起點、形構連動的軸線,最後作為思考定義的面向。於是,我將再通過對《一瞬之光》、《消逝之島》、《苔痕》的個別與組成,以馬戲的「身體」與「敘事」為核心,進行接續的「再提問」與「再回應」。

馬戲身體作為__:技藝的延展與轉化

我覺得,馬戲發展帶點哲學辯證的意味。因動物權的抬頭而捨棄馴獸、動物特技的「新馬戲」,轉向「人」的技藝,藉由對身體的訓練,也與大環、立方體、球等道具配合,製造另種奇觀,撐開對馬戲的想像;行至當代,則在跨領域、跨學科等方向持續混種與轉化,並且「強調其中蘊含的寓意,以及置身於危險時身體動能的本真如何有進行敘事的能力。」(註1對傳統馬戲的繼承與破解,人始終作為主體(就算是動物表演,人也是訓練與指示動物的主宰)的意圖持續推進,乃至於被檢視與「再檢視」——這些被視為另種奇觀的人體會否僅是被觀看、被凝視的「物件」?身而為「人」又與其他物件的關係、甚至是差別為何?其中,動物與人的差異、以及動物與物件的差異,又有多遠的距離?

在此脈絡下,從「物件」思索的《一瞬之光》作為(FOCA認知的)跨界第一步╱部並不意外。從過往評論大致可窺探出,馬戲身體與物件間的連結如何被理解。(註2此作讓馬戲身體作為「物體」,將馬戲表演會使用的道具都轉為「日常」用品,卻用諸多「非日常」的行為與其互動,進而成為馬戲的一部分,也因其「非日常」而突顯表演性與身體性。部分動作可能是一般人能做到(但不建議進行),像是用水管吸取爆米花、拿熨斗燙得豬肉吱吱作響、將馬桶疏通器吸在身上等;但有更多行為是要訓練後的身體才有可能達成,例如用曬衣架將表演者拎起、倒立於疊起的罐頭上、拋接柳丁等。無論何者,都有「於日常場景反日常」的奇觀,並藉短暫時間的快速形塑與黏著,於停滯與流動的縫隙裡洩漏荒謬。

同樣帶有「化作為物,並與物互動」性質的《消逝之島》,將作品呈現場域放大(劇場→社子島),也置入時間流動;此時,馬戲身體進一步被延展為「空間」。

《消逝之島》讓馬戲身體與技藝發生於社子島,確實形成充滿衝突的奇觀,包含在鴿舍前用竹竿撐起倒立的表演者、踩高蹺引領觀眾前進的表演者等,特別是理羅.紐所設計的裝置,不管「安裝」於表演者身上、或是卡在狹巷裡讓觀眾穿梭而過,都製造觀看與參與的刺激,直接滿足我們所期待獲得的感官接收。不僅如此,也轉譯社子島的特異性,並承接歷史紋理。像是用竹竿做出帶有宗教祭儀意味的抬轎動作,反映社子島廟宇錯落的特徵;身著隔離衣、撒著消毒水的表演者出現,顯現社子島在風災入侵後被劃為禁建洪氾區的註記;發送排水管,讓觀眾敲打、旋轉來發出聲響,也表現建物特色。因此,《消逝之島》的轉化不止於馬戲身體,更將社子島「變形」的身世被展示。

到了《苔痕》, FOCA做得比較「小」,包含主題選用與身體化用;於是,有別於《一瞬之光》與《消逝之島》刻意將身體成為「他者」,找尋與他者互動的契機,《苔痕》明確回到自身,讓馬戲表演者對自己進行提問。在前述作品裡被取代的馬戲道具與技巧,如大環、空中馬戲等都被拾回,進入技藝本身的摸索與開發——這似乎也是從劇場導演、裝置藝術家到編舞家的選擇下,重回身體語言的探究。馬戲身體再次作為「身體」,《苔痕》同時也回到了「人」,試圖從外在的肢體動作轉至內在的心情狀態,由此敘事。

專欄廣告圖片
歡迎加入 PAR付費會員 或 兩廳院會員
閱讀完整精彩內容!
歡迎加入付費會員閱讀此篇內容
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