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Columns
專欄

 

 

 

新銳藝評廣告圖片
四手聯談

傾盆口水 一位柱頂修士的故事

聖Spytilitos如木乃伊似的乾枯地黏立在柱頂上。飢渴的群眾無比怨憤,剝下身上的衣裳,用涼鞋、陶盤、石頭扔向木乃伊,直至它化為塵土為止。這時沙漠上狂雷怒吼,比修士的男低音還更兇猛。一陣狂風掃過天空,混雜著柱頂修士之灰燼與沙塵吹向戰慄畏懼的群眾。過了一會兒,一陣傾盆大雨落下。

文字|魏樂富、葉綠娜
第175期 / 2007年07月號
PAR表演藝術年鑑廣告圖片
演員的庫藏記憶

說話像相聲的媽媽

我的兒子、女兒,尤其上國中二年級的女兒,從小就喜歡聽奶奶說事情,經常說完一個事,已經可以哈哈大笑好幾個回合了。因為我媽媽說個事,經常像是在說「相聲」,生動、準確,哪怕是用錯了字,都錯得無與倫比,我的「相聲」段子裡,從內容到表演,有太多無形的她在裡面,影響著我的思想、感情和語言,而以上這三個元素的組合,不就是任何一種作品的輪廓嗎?

文字|李立群
第143期 / 2004年11月號
演員的庫藏記憶

戲裡戲外,人生幾度秋涼

他記得上一次在太湖邊的水滸村裡拍戲,是住在拍攝《水滸傳》裡的「阮小二」住的茅草房裡,緊挨著太湖邉,枯掉的蘆草,再密都擋不住零下兩度從太湖上吹過來的風,那風,那年吹了他整整十幾個晚上,不感個冒都不好意思了,所以他嚴重感冒了兩個多禮拜。他長年累月地在外拍戲,心中對家的思念、掛記,漸漸地變成一塊沒有東西可以來彌補的心境。

文字|李立群
第155期 / 2005年11月號
世界舞台 盡在你手廣告圖片
兩廳院達人

今年亞維儂的喬瑟夫.納許

邁入第六十屆的亞維儂藝術節今年由南斯拉夫籍的旅法編舞家喬瑟夫.納許主力策展。從一九九二年迄今,納許已在亞維儂藝術節發表過七支重要作品,每次都會選擇命題做跨界嘗試。新作《嬉戲》Asobu運用俄國作曲家塔拉索夫的音樂與他自己的編舞對話,以音樂為色彩,舞蹈為畫筆,在想像的畫布上編織了一幅北方大地的人文風景。

文字|李惠美
第164期 / 2006年08月號
演員的庫藏記憶

何時才能「從心所欲不踰矩」?

「規矩」對我來說,來得不早不晚。廿一歲開始學習,接觸戲劇「表演」,一頭就扎進去了,無比用功。可是戲演得就是不好看,最好的讚美,也不過就是「嗯!你演得很認真」,或者是「你演得很小心,看得出來」我就不能演得不小心一點嗎?我就不能把那個「要好心切」的東西丟掉一下嗎?

文字|李立群
第139期 / 2004年07月號
音樂電影文學的邊界 歌德的「浮士德」與眾音樂家們(三之一)

浮士德精神

就完整鋪陳浮士德精神而言,李斯特比起舒伯特、白遼士、古諾,是完備太多了。浮士德的性格在李斯特的音樂中,至少呈現了四種,包括以增三度和弦為主的,懷疑、絕望、煩悶的年老浮士德;快速遊走短促音符呈現出來的渴望經歷生命、積極躁動的浮士德;還有旋律溫柔充滿愛意、所表現出來的在愛情中的浮士德;最後是輝煌以銅管樂器為主樂器的、完成大我理想的浮士德。

文字|陳韻琳
第170期 / 2007年02月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