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Review
評論

戲曲 演出評論/戲曲

竹林中的探險 觀《羅生門》戲曲演出

《羅生門》令戲曲界欣慰的是 傳統的表演藝術在此並沒有被 完全捨棄,京劇演員可以盡情 發揮自身數十年技藝磨練的成 果,然而,筆者在爲水袖、蹻步熱烈鼓掌的同時,思考的卻 反而是:鑼鼓配合下如此形象 化、外化的表演程式到底適不 適合《羅生門》?如此熱烈熱 鬧的氣氛是否直接影響這齣戲 的風格?

文字|王安祈
第67期 / 1998年07月號
免費訂閱電子報廣告圖片
回想與回響 Echo 回想與回響

在湧動的潮音中

英國格林威治靑少年劇團GYPT與互動劇場

座落於倫敦東南城區一所老敎堂內的格林威治靑少年劇團(以下簡稱爲GYPT,Greenwich and Lewisham Young Peoples Theatre)成軍至今已有三十年左右的歷史。在這段期間裡,深信劇場以人爲本,因而極具社敎潛質的GYPT,不僅對醞釀於英國本土的「敎習劇場(TIE, Theatre-in-Education)」(註1)之推展工作做出了重大的貢獻,同時也爲劇場與社區、劇場與公民、戲劇與社會等當代劇界關心甚切的論題提供了大量深含硏究價値的素材。 回顧昔往,GYPT的設立和其他許多創建於同一時期的TIE劇團一般,是六、七〇年代英國社會急遽變動下的革命性產物:舉凡中產勢力的勃興、義務敎育的普及,還有戲劇理念的更新,皆可說是「敎習劇場」之所以能在英倫蔚爲風潮的導因。儘管TIE的定義與功能究竟爲何學界至今仍在爭辯不休,但它大抵不脫是一個以演敎員(actor-teacher)和年輕參與者間之明確互動爲基石的戲劇體驗:透過諸如「靜象劇面(image theatre)」、「論壇(forum)」、「坐針氈(hot-seating)」和「群體角色扮演(group role-play)」等技巧,編導小組運用戲劇呈現的方式將某一社會議題(如環境保護、種族分歧)具象化,並且在設計、排演的過程中預留出可供參與者實際介入討論或表演的空間,讓參與者能夠從此一虛擬的情境裡充份地感受到問題本身的深度及難處,進而在多方思辯、溝通後做成自己的結論或決定。劇場潛能於此散發出一股龐大的橋樑力量,使得平日淨在校園內接受知識餵養的靑少年得以走出象牙塔和牆外的社會現實進行直接觸握,同時對自我存在和周遭人事間的關係脈絡做番整理與思省。而這正是GYPT這個戲劇團體向來所堅持的編演理路和創作目標。 舉九四年春該團以前南斯拉夫境內之紛爭爲憑所製作的《粉碎太平》Broken Peace爲例:藉由群體角色扮演的方式,學童們在演敎員的帶領下以商業考察團的身份前往一個戰火初歇的虛構城邦做訪問。途中他們邂逅了生意人伊佛、咖啡店老闆和他的女兒娜達,以及隻身在亂世中顚沛班離的偶劇師父佐蘭(GYPT的道具師特別以回收的垃圾黏製出兩尊可用木棍操縱的玩偶來增添敍事的魅力)等人,並且從這些角色的口中聽聞了許多有關戰爭、國族、親情、愛情、偏見與仇恨的故

文字|蔡奇璋
第66期 / 1998年06月號
回想與回響 Echo 回想與回響

更積極的角色扮演

談格林威治靑少年劇團的敎習工作坊

透過種種民衆劇場表演的訓練方式,格林威治靑少年劇團結合了戲劇與敎育的技巧,爲專業的劇場藝術活動,和非專業出身的劇場愛好者,開闢了另外一條蹊徑;使得觀衆不再被動,劇場也不侷限於娛樂和欣賞,不但打破了演員與觀衆的藩籬,也使得所有參與者在思考上獲得深刻的啓發。

文字|賴淑雅
第66期 / 1998年06月號
世界舞台 盡在你手廣告圖片
回想與回響 Echo 回想與回響

懷念或者背叛

「姚一葦先生逝世週年紀念硏討會」的一些觀察與想法

如果姚先生不媚流俗、不求現實名利的精神價値,是我們希望在任何形式的紀念活動中加以留存、記錄(記憶),以供後來者追念的目標,那麼我們就應該以同樣的堅持自我期許,以同樣嚴肅的態度、不計私利或個人情感地對姚先生的創作與理論加以檢視,或許這才是對他最好的「紀念」方式。

文字|陳正熙
第66期 / 1998年06月號
戲劇 演出評論/戲劇

巧合和巧盒

評表坊的《我和我和他和他》

《我》劇從一開始即使用對襯結構(Symmetrical pat-terns)一貫到底。劇情、對話、分景、視覺交叉線、音樂運用、人物,甚至次要角色的安排,皆束縛在前、後呼應,重覆相對、互補的框架之中,鏡面分隔的意象(mirroring images),引伸出實、幻之間主、客體的並置,篡升或消長。在現代戲劇創作中,很難再找到比《我》劇更工整,更可被預料的結構。

文字|居振容
第66期 / 1998年06月號
世界舞台 盡在你手廣告圖片
歌劇 演出評論/歌劇

地獄也可以是天堂

《奧菲歐與尤里迪妾》的餘音繞樑

台北市交和德國德特蒙劇院合作演出的版本,在舞台、編舞、導演各方面均呈現出大膽的創意,延伸、豐富了原作的戲劇肌理,也爲原音樂帶來新感受,有如樂席和舞台以聽覺和視覺同步「演奏」、分別「詮釋」出一個完整的葛路克,可以說是二十年來西方導演爲傳統歌劇注入現代思維這一潮流的精采範例。

文字|鴻鴻
第64期 / 1998年04月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