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Review
評論

回想與回響 Echo 回想與回響

漫談A.R.T.的ART

A. R. T.《六個尋找作者的劇中人》中最令觀衆激賞的場景與表演,大概是由玻璃屛所構成的鏡子與鏡子裡外的眞人和映像配合的戲。這個有趣的設計加強了皮藍德婁原著的眞、幻難分的思辨與意趣。另外,《麋鹿國王》則是個美麗的大集錦──有精彩的服裝、面具、頭飾的造型,皮影和偶的穿揷,現場單人樂隊的伴奏,格律化(stylized)的表演等等。

文字|黃美序
第37期 / 1995年11月號
演出評論 Review 演出評論 REVIEW

優雅融洽的人文氣息

評聖馬丁室內樂團八重奏

以往,室內樂的演出在國內可算是冷門的項目,主要原因是演奏者不易找著同樣水準又志同道合的夥伴,再者室內樂曲目多半較具深度,聽眾必須了解樂器特性,進而注意各聲部進行,方得一窺堂奧。因此和一般獨奏曲、協奏曲或管弦樂曲相比之下,欣賞室內樂的族類自然成爲「稀有動物」。 不過近年由於許多音樂演奏者海外學成歸國,加上文建會、敎育部及兩廳院的大力推廣,不但邀請國際知名的室內樂團體來訪,也積極輔導國內的合奏團演出,室內樂漸次普遍,同時也培養出一群愛好室內樂的聽眾。 英國的聖馬丁室內樂團(Academy of Saint Martin in the Fields)聲名卓著,早爲世界樂壇所肯定,此次由團中優秀之獨奏家組成之八重奏樂團應牛耳公司之邀在十一月一、二日於國家音樂廳演出兩場,觀眾的反應熱烈恰可印證國內室內樂發展的日趨蓬勃。而該團的整體表現更展現出英國式的精準和優雅風格。成員個人技巧的優異在此不再贅述,但在技巧上所表現出各自獨立的音樂理念和個性却予人深刻的印象。 室內樂吸引人之處就在異中求同,同中有異。不論八重奏或六重奏,每位演奏者均極力捐棄個人成見,盡力融入音樂之中,這一點從音色、音量的控制上可以看出。在注重音樂線條編織和氣氛堆砌的德奧作品(李査.史特勞斯、布拉姆斯、孟德爾松)中,樂句處理的一致充分顯示出技巧與默契的協調。而在反覆編織、堆砌的音樂進行裡逐漸醞釀出厚重深沉的人文氣息,迴盪在整個音樂廳中,和現場觀眾建立起難得一見的互動關係,這也是室內樂演出效果的極致。伊湼斯科與蕭士塔高維奇兩位民族樂派作曲家的作品,聖馬丁的演奏家們以明快淸新的手法展現出活潑的樂想、生動的旋律、精確的節奏,斯拉夫民族風情躍然浮現。 聖馬丁室內樂團八重奏不僅給國內觀眾帶來兩場完美的演出,更重要的是讓大家了解,一場好的室內樂能在觀眾和演奏者之間搭起一座溝通的橋樑,其中水乳交融的滋味唯有現場才能感受得到。 在這幾近完美的演奏會裡若說硬要雞蛋裡挑骨頭,第一小提琴音量略弱,孟德爾松八重奏第一樂章結束前的高把位G音不準,不過小瑕不足以掩大瑜。另外,演奏場地太大(國家音樂廳座位達兩千個),音響問題多少也給演奏者帶來一些無形的壓力。 總而言之,這兩場演出有世界性的水準,觀眾的收穫絕對値回票價,對國內類似的室內樂亦有示範

文字|廖年賦
第2期 / 1992年12月號
舞蹈 演出評論/舞蹈

展現循環歷史觀的舞劇

觀《忘歸魚的死與生》

由旅德舞蹈家余能盛與畫家林勤霖合作的現代芭蕾舞劇《忘歸魚的死與生》,似乎爲賀伯颱風肆虐後的台灣,帶來一些屬於性靈及宇宙的啓示。舞劇分爲三幕,描寫忘歸魚生命的起始與輪迴。可惜原本豐富的哲思,在敍事完整性的考量下被犧牲了。如此一來,從第一幕開始苦心經營的循環史觀,也淪爲機械式的重複,而失去了歷史的縱深。

文字|吳雅鳳
第47期 / 1996年10月號
戲劇 演出評論/戲劇

《等待果陀》之夜之後

約三十年前,《劇場》雜誌社的同仁演出貝克特的《等待果陀》,最後散場時,觀衆席內只剩下一個人。去年十一月,密獵者皇冠劇團演出陸愛玲導演的《等待果陀》,結果,連演連滿並加演一場。三十年的光陰之中,到底是觀衆進步了?導演和演員進步了?還是貝克特的「法力無邊」造成一票難求呢?

文字|散木
第39期 / 1996年01月號
回想與回響 Echo 回想與回響

人生如戲?戲如人生? 談美國A.R.T.演出〈六個尋找作家的劇中人〉

義大利劇作家皮藍德婁(1876-1936)的《六個尋找作家的劇中人》,是哲學含意極深的一齣戲,一般人只閱讀劇本不免感覺艱澀難懂、無從捉摸內涵。而此次國家戲劇院邀請美國A.R.T.劇團,由羅博.布魯斯汀(Robert Brus-tein)執導本劇來台演出整齣戲的劇場呈現及導演布魯斯汀對劇本的改編與詮釋,完全掌握了原著劇本的精髓,令人直接從劇場演出中,解開閱讀劇本時的困惑。 處理「眞」與「虛」的衝突 皮氏的這齣戲是建構在相對主義的框架中探討眞實與虛幻、藝術與生活、形式與生命之間的衝突。在皮氏的觀念中認爲生命是流動的、易變的,任何事物皆不是絕對的,而是相對的,是眞實中帶著虛幻,虛幻中帶著眞實。此劇以「戲中戲」爲結構,便是整個相對架構的基礎,其目的是要打破觀衆與舞台之間的距離,讓觀衆處在「觀看某劇團排戲」的時空中。此次布魯斯汀亦將時空巧妙地轉移到台北國家戲劇院,觀衆是被安排在「進入國家劇院觀看美國A.R.T.劇團排演《麋鹿國王》時所發生的一切事情」的環境裏。 戲是在觀衆入席前就已經開始了(演出前燈光師與佈景工作人員便若無其事的在舞台上走動、交談、打掃舞台),使得觀衆和演員是處在同樣的時空裏,大家都是來劇場裏排戲或看戲的(國家劇院也配合著未暗場燈和唱國歌),而劇團的演員其實演的就是他們自己,用的是他們自己的名字,也和觀衆一樣的從觀衆席入口進入劇場,如生活般自然的即興表演。他們和觀衆一樣遇到了來劇場找尋劇作家的「劇中人」;此時觀衆也變成了演員(來看排戲的演員),和劇團演員一起進入了生活(戲)與形式(六個劇中人的故事)的相對衝突中。 戲就在這樣的相對架構下展開,六個劇中人過去的故事一點一點的被揭露出來,演員和六個劇中人辯論著角色與演員的眞實性。一切的情節似乎都在爭論著誰眞?誰假?誰對?誰錯?誰虛?誰實? 「劇中人」與「演員」間的虛實 在父親與繼女演出亂倫的那場戲時所使用的那面「大鏡子」,可看出是設計者對原著劇本有過深入的了解而做的設計。當皮條客顏尼歐.巴雉(Emilio Paz)和私娼的場景如魔術般投射在鏡面上時,戲的演出便從舞台上化入鏡子之中,而不是在舞台上。事實上,繼女是坐在劇團排戲時所用的板凳上,而巴雉則坐

文字|熊睦群
第37期 / 1995年11月號
戲劇 演出評論/戲劇

送舊迎新,非關曹禺

姚樹華導演的《北京人》,意欲將寫實主義形式的曹禺原作改頭換面,把主題從四〇年代的北京人原始主義,轉換爲九〇年代的台北文化評論;在形式上則轉換成後布萊希特的風格。然而,由於導演無法在中國/台灣文化落差中,尋找到眞正內在的共同核心議題,使得演員的夾議夾敍成爲說書人的扯談,無法推展眞正布萊希特式的辯證效果。

文字|黃建業
第13期 / 1993年11月號
舞蹈 演出評論/舞蹈

用自己的方式表達自己的世代

評雲門舞集「X世代專輯」

包括李靜君的《女男.男女》、卓庭竹的《偶缺》、布拉瑞揚的《肉身彌撒》、大陸編舞家沈偉的《床》、香港編舞家余仁華的《線索》,每一位編舞家都還不到三十歲;除了排灣族出身的布拉瑞揚以原住民題材發揮之外,他們的舞蹈中沒有太多「中國」的身影、民族的身段,談的是這個世界村裡無分地域性的話題。

文字|盧健英
第48期 / 1996年11月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