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Review
評論

音樂

老將揮棒,一場亮麗饗宴

評台北市立交響樂團「秋夜.美人.名曲」

史圖伯格和樂團在序奏所設定的情調比較輕盈愉悅,但是等到諏訪內晶子一進場,就將整體拉回深沉的俄羅斯憂鬱裡,主導功力的確非比等閒。她以不過分咄咄逼人的巨型音質和靈感豐富的技巧控制,為第一樂章奠定堅實架構。第二樂章演出高貴浪漫的渴慕表情,日本音樂基金會所出借的一七一四年史特拉底瓦里名琴(暱稱「海豚」),也發出足以讓樂迷耳朵出油的甜蜜美聲。

文字|陳國修
第155期 / 2005年11月號
音樂

曲目灰暗,演出精采

評NSO蕭斯塔可維奇系列一—生的對決

簡文彬讓小型樂團演出室內樂般天衣無縫的合奏完成度,表情、氣氛與色彩的醞釀也都極為貼近原作精神,充分顯示NSO絃樂組的確在國內樂壇首屈一指。整場音樂會的最終印象,就像觀賞王建民主投大聯盟季後賽對天使隊的場次,儘管投球內容精采,卻因為洋基隊未能贏球而留下深沉的失落感!

文字|陳國修
第155期 / 2005年11月號
音樂

缺席的歌樂之美

評NSO蕭斯塔可維奇系列一—生的對決

下半場是蕭斯塔可維奇的第十四號交響曲《逝者之歌》,同樣以死亡為主題,卻呈現與前一首迥異的美。NSO的室內樂功力比起以往,大有進步。較為可惜的反倒是獨唱者,擔任女高音的莎哈裘克只能做到照本宣科地唱出自己負責的部分男低音薩許克比女低音好了許多,但是美麗的詩篇仍然無法真正進入音樂中吟唱。

文字|林芳宜
第155期 / 2005年11月號
舞蹈

無價的投射

評法國瑪姬.瑪漢舞團《環鏡》

在「環保」這個一點都不新奇的主題下,瑪姬.瑪漢選擇了最直接最具象的方式來闡述環境的議題,她給予觀眾的想像空間是微乎其微的。坐在觀眾席上,雖然能夠清楚看到鏡子裡反照出的各種繽紛倒影,但同時也像課堂上被強迫接受填鴨式教育的小學生,整場反覆毫無發展的動作則如同教條式的口號,毫不停息地對著觀眾怒吼。

文字|林芳宜
第155期 / 2005年11月號
舞蹈

在這塵世的風暴中

評法國瑪姬.瑪漢舞團《環鏡》

而那三把電吉他「割」出來的隆隆噪音,那吹得全場牆面動搖、鏡像擺晃扭曲的獵獵狂風,沒有止息、沒有鬆懈地,讓我們無時無刻不置身「在這塵世的風暴中」(莫札特《女人皆如此》終曲唱詞)。你可以說她太過強迫教育、不夠隨興、沒留縫隙,但這就是一個思慮周密的藝術家眼中的世界。

文字|鴻鴻
第155期 / 2005年11月號
數位全閱覽廣告圖片
戲劇

如果自由是一種幸福

評幾米《幸運兒》

所有美好的事物以片段呈現的方式堆疊串聯在劇場中,而觀眾,卻始終很不自由地在觀眾席裡等待那來自繪本印象的令人心動的共鳴。上半場過去了,敘述仍然在進行,觀眾只好繼續等待下半場,直到董事長誤闖達達的家,那一段關於微笑的魚、關於情感的自由的對白時,角色出現了、關係出現了、情感成真了,才真正讓人感覺到自己在看一齣「戲」。

文字|王友輝
第154期 / 2005年10月號
音樂

初生之犢,贏得壓倒性勝利

下半場的德弗札克的第八號交響曲,第一樂章瀰漫著清新迷人的波西米亞草原氣息。第二樂章明暗對比稍嫌不夠強烈,但是卻擁有春雷乍響的勁道。第三樂章速度設定略顯斧鑿之痕,不過絃樂組的歌唱則相當優美。第四樂章開頭,由四位年輕女生主奏的法國號縱橫全場絕不走音,整體演奏更是紀律嚴明、整齊劃一,乾淨俐落把樂曲推向歡騰高潮。

文字|陳國修
第153期 / 2005年09月號
世界舞台 盡在你手廣告圖片
戲劇

幽暗心靈的再生

編劇上,劉亮延的語言令人想起已逝導演田啟元劇本裡文白夾雜、古今共融、尖刻譏諷的文字魅力,只是,《曹七巧》儘管創意同樣出自於意念,但其喋喋不休的瑣碎贅語更形貼近生活的真實層面,而所搭配包括京劇語言、唱腔和身段的各種風格化肢體表演,以及既東方也西式的服裝造型,更產生一種既現代俗艷又古典風情的蒼涼美感。

文字|王友輝
第152期 / 2005年08月號
表藝年鑑廣告圖片
音樂

精采展技,擦亮NSO桂冠

第六樂章〈愛情對我說〉,簡文彬將樂團控制得滴水不漏,以扣人心弦的步調逐漸昇騰樂曲高潮。絃樂組發出豔麗光輝,木管平衡度漂亮非凡,銅管則眾志成城,均勻、燦爛且權威。結尾定音鼓啟示錄般的連續震撼敲擊,將聆聽者所投注的情感推向無限憧憬與淨化的顛峰。簡文彬無疑演出了其事業生涯的里程碑格局代表作。

文字|陳國修
第151期 / 2005年07月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