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World
國際

香港中樂團慶祝四十周年「初見」音樂會演出現場。
四界看表演 Stage Viewer

演出復刻當年 回首初心再創新猷

香港中樂團四十周年「初見」音樂會

成立於一九七七年的香港中樂團,今年歡度四十周年大壽,特地舉辦「初見」音樂會,全然復刻當年首場規格同一場地、同一時間、同一曲目,讓人重溫舊時感動!四十周年活動也包含了在音樂會前一天舉辦「情繫香港四十年學術座談會」,以「人才培育」、「社區服務」、「樂器改革」、「委約創作」、「國際拓展」五個主題,盤點整理樂團多年走過來的足跡。

文字|李秋玫
第299期 / 2017年11月號
四界看表演 Stage Viewer

以「性」主導 標誌我的存在

看柏林「舞在八月」藝術節《舞會》

由法國編舞家瑪蒂德.莫妮葉、阿根廷作家艾倫.保羅與阿根廷舞者們合作演出的《舞會》,展現探戈、騷莎、森巴、街舞或類似部落舞蹈的野性身體,透過八○年代阿根廷情色與金錢氾濫的刻板印象,身著各自性意向服飾的男女,以強大身體能量與爆發力,極度誇張展現情色慾望的姿態,似乎不斷向觀眾表達「我的存在」。

文字|樊香君
第299期 / 2017年11月號
四界看表演 Stage Viewer

跨越語言喚醒童心的多元偶戲

2017沙勒維爾-梅濟耶爾國際偶戲藝術節

創立於一九六一年的沙勒維爾-梅濟耶爾「國際偶戲藝術節」,是世界上最早以偶戲為主的藝術節之一。今年於於九月中旬舉辦,來自於卅個國家的表演團體,共呈現一百廿多齣作品,節目不只局限於傳統或當代形式,也包含了物件和街頭劇場、舞蹈、互動裝置等各種演出,跨越了語言的限制,也用真摯的情感喚醒了每個人的童心。

文字|王世偉
第299期 / 2017年11月號
城市藝波 Cities & Arts

停機坪上邀柏林人起舞 人民劇院新總監展開全新一季

在爭議聲中接下柏林人民劇院藝術總監一職的策展人克里斯.德爾康,以一場長達十小時的全民起舞活動為新一年的劇季揭幕。他邀請當紅法國編舞家波赫士.夏瑪茲策劃的「為舞瘋狂:全柏林在Tempelhof機場舞動」,號召柏林人在停用多年的機場起舞,一反之前人民劇院的菁英色彩,擁抱大眾。

文字|陳思宏
第298期 / 2017年10月號
城市藝波 Cities & Arts

為英國打造寶貴文化遺產 彼得.霍爾爵士辭世

皇家莎士比亞劇團創立者、前英國國家劇院總監彼得.霍爾爵士,於上月十一日辭世。他之能夠聞名劇壇、受封爵位並不因其戲劇創作,而是他為英國現代劇場帶來的重要影響與其所立下的基石。先創立皇家莎士比亞劇團打造莎劇品牌並處理當代文本,後更接下英國國家劇院總監,讓新建場館逐步站穩腳步,報社訃聞如是描述霍爾:「不只讓觀眾認識且明白過去的經典,更需無懼爭議地擁抱當下。」

文字|陳茂康
第298期 / 2017年10月號
城市藝波 Cities & Arts

法國藝文界聯手 聲援俄國異議導演

俄國備受矚目的劇場導演謝列布連尼科夫,向來強調劇場演出的政治性,從不畏懼社會保守勢力,也因此引起東正教教派與普丁政權的強烈不滿。謝列布連尼科夫今年五月被指控侵占公家補助款遭到搜查、八月又被以貪汙罪名逮捕拘留。其遭遇引發歐陸藝文人士群起聲援,九月十日更有五十多位法國藝術家出面向俄國駐法大使館表達抗議,並嚴厲批判濫用公權力的專制政權。

文字|王世偉
第298期 / 2017年10月號
無限卡福利廣告圖片
城市藝波 Cities & Arts

創作思想控制下 《秦國喜劇》的悲哀

從去年起,在中國時局一片大好的情勢下,「鐵幕」氛圍卻迎面撲來,政府釋出資源照顧創作群體,但卻又同時成為規制思想、壓抑創作自由的手段。在這種矛盾狀況下,劇作家李靜的首部作品《大先生》演出被禁、贊助被迫繳回,新作《秦國喜劇》試演雖好評不斷,但也無法正式演出。《秦》劇明白揭示對當前創作自由被壓抑的不滿,讓觀眾笑翻,但走出劇場卻油然而生悲傷之情。

文字|王泊
第298期 / 2017年10月號
全球搶先看 World Stage

集結東亞精采 舞動網絡未來

「城市當代舞蹈節2017」

由香港城市當代舞蹈團所主辦的「城市當代舞蹈節」,將從十一月廿一日起至廿六日起於香港舉行,演出部分以「東亞」為主題,邀請中國、日本、韓國知名的現代舞團帶來精采舞作,另更同時舉辦「DanceX 國際舞蹈交織會」讓各地策展人、演出機構負責人、舞評人、編舞家進行交流,還有經過四年醞釀及籌備的「HOTPOT 東亞舞蹈平台」,甄選中國、香港、澳門、台灣、日本、韓國的新創作品在舞蹈節中呈現。

文字|吳孟軒
第298期 / 2017年10月號
四界看表演 Stage Viewer

持續求新求變的「第一章」

2017年威尼斯雙年展當代舞蹈節

從六月廿三日起至七月一日舉辦的威尼斯雙年展當代舞蹈節,由加拿大編舞家瑪麗.書娜指導策展,主題訂為「第一章」,這個主題彰顯了當代編舞家不斷求新求變的態度。九天的節目中,每天都有將近五場節目,演出了總共廿六個作品,除了備受矚目的義大利編舞家史楚羅尼,還有曾造訪台灣的安.范登.布魯克、薩維耶.勒華等人的演出。

文字|張懿文
第298期 / 2017年10月號
四界看表演 Stage Viewer

人聲藝術節魅力 「港味」十足

Vocal Asia Festival在香港

成立於二○一○年、以台灣為基地的「Vocal Asian人聲樂集」堪稱為目前全世界僅見的阿卡貝拉純人聲音樂跨國性平台,其舉辦的Vocal Asia Festival是「唯一旅行的國際人聲藝術節」,造訪過許多亞洲城市。今年活動於八月下旬在香港舉行,活動包含了「亞洲盃阿卡貝拉大賽」、世界級人聲爵士大師「紐約之聲」坐鎮的大師班與各種特色課程,還有每晚精采的音樂會,更安排了白天的「阿卡日」,讓近廿幾個不同國家的團隊在青年廣場展覽平台、港鐵、渡輪、商場,以最靠近民眾距離的方式演唱,帶給民眾意想不到的驚喜與歡樂。

文字|李秋玫
第298期 / 2017年10月號
城市藝波 Cities & Arts

三重量策展人宣布離職 紐約表藝圈誰來領風騷?

這三個月來陸續發布的三項人事消息,引發了紐約表藝圈的地震。三位重量級的策展人布魯克林音樂學院製作人梅立陸、林肯中心藝術節總監雷登和喬伊斯舞蹈劇場節目總監魏契斯勒紛提離職,他們在上述單位都有超過廿年甚至卅年以上資歷,幾乎其大名就等於該機構,此番變動,自然引發震撼。而誰能接棒?後繼者又將面臨那些內外挑戰?

文字|謝朝宗
第297期 / 2017年09月號
PAR訂閱方案廣告圖片
城市藝波 Cities & Arts

《卡拉庫塔共和國》呼喊革命 為「舞在八月」揭幕

今年的柏林「舞在八月」舞蹈節很政治,藝術總監蘇提南表示她的策展方向關注舞蹈與當今世界如何對話,刻意邀觀眾一起在現代舞蹈裡辯證政治。開幕大作是布吉納法索編舞家瑟爾吉.艾梅.庫里巴里的《卡拉庫塔共和國》,取材奈及利亞音樂傳奇費拉.庫蒂,充滿政治訊息,編舞家以舞蹈對自己的母國呼喊革命,以舞蹈抵抗強權、恐怖主義。

文字|陳思宏
第297期 / 2017年09月號
城市藝波 Cities & Arts

環球劇場下任藝術總監底定 現任風波仍未平

之前環球劇場宣布現任總監艾瑪.萊斯因創作理念與環球劇場的「傳統價值」不合,將於明年春天去職,而新任總監則於近日出爐,知名莎劇演員米雪兒.泰芮將接下重任。同時,萊斯又出現新一波爭議,由於其所創立的「Wise Children劇團」獲得英國藝術委員會四年兩百萬英鎊補助,她遭質疑有利用關係和資源獲取補助之嫌。

文字|洪信惠
第297期 / 2017年09月號
城市藝波 Cities & Arts

巴黎森林公園環境劇場 消暑涼夏有野趣

大家都去放暑假的巴黎,還可以在布洛涅森林公園看到「加特隆草地IN戲劇節」的精采節目,演出在「莎士比亞綠蔭庭園劇場」搬演,戶外森林劇場難免有小動物出場「客串」,讓觀賞別具野趣。這次的戲劇節中除了有劇情本就非常適合森林氛圍的《仲夏夜之夢》,還有改編自契訶夫《凡尼亞舅舅》的《契訶夫式婚禮!》、馬里沃的《考驗》等,多為活潑生動的輕喜劇,讓觀眾在夏日薰風中品味愛情的輕快氣息。

文字|羅仕龍
第297期 / 2017年09月號
城市藝波 Cities & Arts

藝術家向總統發公開信 藝術與政治角力不斷

就在廿九位法國國家戲劇中心總監在《世界報》上投書呼籲總統馬克宏重視劇場藝術後,在一場於亞維儂舉辦的例行會議中,文化部藝術創作司與國家戲劇中心總監針對總統文化政見跳票等議題又起衝突,於是藝術家們又聯名發表了公開信,希望總統能與他們制定協約:不讓營利性私人企業介入公共事務,重整政治界、藝術圈與地方政府網絡,開創以青年為主、具前瞻性的文化政策。

文字|王世偉
第297期 / 2017年09月號
新銳藝評廣告圖片
城市藝波 Cities & Arts

劇作家遺願不可違? 阿爾比劇作演出爭議引發棘手難題

阿爾比是美國廿世紀後半最知名的劇作家,《誰怕吳爾芙?》是他最著名的作品,被搬上舞台無數次,近期發生了波特蘭的一個小劇院想製作此劇卻被阿爾比遺產執行人拒絕,因為該製作想用黑人演員詮釋劇中「尼克」一角,但與原劇設定相違。而去年才辭世的阿爾比也在遺囑中要求銷毀其所有未定稿,到底劇作家的遺願是否絕對不可違?眼下還真是個棘手難題

文字|謝朝宗
第296期 / 2017年08月號
城市藝波 Cities & Arts

里米尼紀錄劇團展創意 密閉房中讀《遺書:無人作品》

在柏林的「沉浸」藝術節中,里米尼紀錄劇團推出了互動展覽作品《遺書:無人作品》,導演找來了八位種族、年紀、階級、地域、經歷不同的真實人物,說出自己的生死遺言,但他們全部都不在場,而是透過錄像、聲音、訪談,與觀眾互動。設計多米尼克.胡柏打造了八個房間,觀眾輪流進入聆聽人物的故事與遺言,八個故事不僅訴說死亡,還觸及非洲、納粹、種族等議題,層次非常豐富。

文字|陳思宏
第296期 / 2017年08月號
城市藝波 Cities & Arts

前瞻未來四年表演補助 為外地與小團添甘霖

近期英國藝術委員會發布了二○一八至二○二二年的決策計畫,內容包含旗下的國家代表團隊名單與補助額度。這次將倫敦以外地區的藝文團隊補助金額比例提高至4.6%,同時也下砍了數個著名團體的例行補助,並且提高「關注弱勢或相關議題之團體」的接受度,在社會尊重與開放多元的價值層面上做出努力。

文字|洪信惠
第296期 / 2017年08月號
城市藝波 Cities & Arts

「去中心」政策七十年 多位國家戲劇中心總監發表宣言

廿九位「國家戲劇中心」總監與藝術家選在法國國慶大典前夕,聯名投書《世界報》發表劇場宣言,闡述新時代的公立劇院角色。由於今年適逢法國劇院的「去中心化」政策實施七十周年,投書中讚揚當年「去地方化」政策的前瞻與創新,重申文化活動之可貴,強調劇場的社會責任。參與投書的總監多是年輕一代劇場導演,也使得這份投書更顯分量。

文字|羅仕龍
第296期 / 2017年08月號
城市藝波 Cities & Arts

張藝謀概念劇《對話.寓言2047》 讓傳統與高科技對話

暑假期間,上海表演舞台的熱門話題,出現了「國師」張藝謀的大名!曾打造多齣「印象系列」景觀劇與奧運、G20峰會演出,張藝謀最新出手的是概念劇《對話.寓言2047》,圍繞「人與科技的關係將何去何從」這一核心命題,從玩轉中國元素、跨界極限、虛擬實境幾處植入自己的觀點,並邀請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傳承者參與表演,如陝西的碗碗腔、泉州的木偶劇、複州的鼓樂班等。

文字|李翠芝
第296期 / 2017年08月號
城市藝波 Cities & Arts

「柏林戲劇盛會」評審來港交流 配合網上錄像越洋觀劇

應西九文化區與香港歌德學院之邀,兩位今年度「柏林戲劇盛會」的遴選評審艾娃.比亨特與緹爾.布列格利訪港與本地戲劇界人事交流,分享德國劇場現況。香港參與者先透過網上錄像觀賞入選今年柏林戲劇盛會的作品,再聽兩位評審分享德語劇場現況與美學,大開眼界也增長見識。

文字|陳國慧
第296期 / 2017年08月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