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World
國際

柏林邦立芭蕾舞團的精采舞碼《睡美人》,因舞者罷工而與觀眾無緣。
城市藝波 Cities & Arts

柏林邦立芭蕾舞團耶穌受難日罷工 《睡美人》停演

復活節前的週五耶穌受難日是演出黃金檔期的開始,但為了讓訴求受到更多注目,原訂在柏林德意志歌劇院演出舞劇《睡美人》的柏林邦立芭蕾舞團,舞者們就選在這一天進行罷工,歌劇院來不及發出取消演出通知,以至於發生觀眾全部到場之後才得知罷工的事件。當晚芭蕾舞者高掛舞鞋舞衣,在歌劇院外發放罷工文宣,要求更好的工作保障。

文字|陳思宏
第269期 / 2015年05月號
城市藝波 Cities & Arts

國立亞洲博物館戲劇大展 罕見藏品首度亮相

法國國立吉美亞洲博物館從四月中展開「從能劇到瑪塔哈理:亞洲戲劇兩千年」文物特展,內容主要涵蓋印度、東南亞、中華、日本等四個文化圈,藏品類型包括考古文物、實際穿用的戲服行頭、野台或室內巡演使用的道具、舞台模型,乃至戲劇主題的刺繡、繪畫等。豐富精采的展品中,知名舞台劇《蝴蝶君》的人物原型時佩璞的京劇行頭,也因主人翁的傳奇色彩,特別引人注目。

文字|羅仕龍
第269期 / 2015年05月號
城市藝波 Cities & Arts

當代崑曲《春江花月夜》 穿越唐風而來

由崑劇藝術家張軍創立的崑曲推廣中心,繼園林版《牡丹亭》之後,再推新作《春江花月夜》,從張若虛的唐詩發想,演繹了一個由愛萌發、感懷生死的故事,橫跨了盛唐朝的半個世紀,穿越仙、人、鬼三界。製作班底集結兩岸劇場好手,張軍親自出演主角張若虛,黃金組合讓該製作已成崑劇迷心中的新春盛事。

文字|李翠芝
第269期 / 2015年05月號
城市藝波 Cities & Arts

香港賽馬會舞蹈平台 打造舞蹈家「說話的空間」

今年的香港藝術節「香港賽馬會舞蹈平台」,讓年輕的獨立編舞家站出來「說自己的話」,實驗自己的想法,除了四個半個小時到四十五分鐘的中篇作品外,首次推出七個十分鐘的短篇「舞鬥」,挖掘發展中的潛質。香港藝術節副節目總監蘇國雲表示,香港的藝術家「得先打開,打開是一個過程。每一個創作者都應該用自己的方式說話。」

文字|張慧慧
第269期 / 2015年05月號
城市藝波 Cities & Arts

紐愛總監艾倫.吉伯特 宣告兩年後離職震驚樂壇

二○○九接掌紐約愛樂的艾倫.吉伯特,二月初宣布將於二○一七樂季離開紐愛,因為事前未見徵兆,著實震驚了樂壇人士。他表示離職時間的設定是要讓新任總監趕在樂團駐在點費雪廳整修前「與樂團和紐約觀眾建立關係」,但對他個人而言,此時離職只是將在紐愛的工作完成了一半,而離開紐愛能否更上層樓?於他也是一場冒險。

文字|謝朝宗
第268期 / 2015年04月號
城市藝波 Cities & Arts

《柏林劇場》專書出版 以劇場族譜勾勒柏林身世

新近出版的《柏林劇場》一書,透過對柏林劇場建築的介紹,讓戲迷們透過文字、攝影、繪畫,更認識柏林這個「歐洲劇場之都」的前世今生。書中著墨最多的是柏林此刻最受歡迎的劇場建築,如許多劇團的駐地劇場,因為有固定場地,也就可大展身手,盡情發展劇團美學。

文字|陳思宏
第268期 / 2015年04月號
城市藝波 Cities & Arts

奧立佛獎提名揭曉 楊維克劇院獨領風騷

倫敦劇場大獎「奧立佛獎」日前揭曉提名名單,楊維克劇院獲得七項提名,獨占鰲頭,而其中最受矚目的作品則是亞瑟.米勒的《橋上風景》,由去年底來台演出《奧塞羅》的荷蘭導演凡.霍夫執導,獲最佳導演與最佳男主角提名;而同為楊維克製作的《慾望街車》,由「X檔案」影集女主角姬蓮.安德森擔綱白蘭琪,亦讓她獲得最佳女主角提名。

文字|魏君穎
第268期 / 2015年04月號
城市藝波 Cities & Arts

推廣藝術教育 公立劇院首辦群眾募資

為了推廣藝術教育,巴黎的國立奧德翁劇院為「奧德翁世代」計畫發起群眾募資,期能讓較為缺乏教育資源的學生也能有機會認識並親近表演藝術,是以政府預算為主的公立劇院中,第一所進行群眾募資的劇院。雖然企業贊助或群眾募資只占公立劇院財源的一小部分,從文化部也在所屬網站上建置專門的群眾募資平台來看,群眾募資似乎已成為法國文化部解決經費短缺的一劑良藥。

文字|羅仕龍
第268期 / 2015年04月號
城市藝波 Cities & Arts

三月戲劇節風湧現身 探見主旋律與市場間微妙關係

北京三月的戲劇主題藝術節為數眾多,預估演出的劇目會超過一百部,演出場次將超過三百場,相關的活動也近兩百場。從展演劇碼觀察,中國國家話劇院首屆「原創劇目邀請展」邀的廿齣中國各地公有院團的大型話劇,都是形式保守,內容強調正能量的主旋律作品,很令人懷疑有多少觀眾會買票進場。而「第二屆曹禺國際戲劇節」集合中外大師作品,期能在資源整合下,舒緩經濟壓力並吸引觀眾入場。

文字|王泊
第268期 / 2015年04月號
城市藝波 Cities & Arts

「香港專業戲劇人同盟」成立 團結業界力量盼改變現況

去年開始醞釀,今年三月終於成立的「香港專業戲劇人同盟」,由一群資深戲劇工作者成立,鑑於香港劇場界的發展出現瓶頸,他們期待透過組織運作,化被動為主動,以改變目前困境。三月中「同盟」舉辦第一次會員大會,設立章程與「專業」如何認定等議題,都在諸多問號中展開討論。

文字|陳國慧
第268期 / 2015年04月號
四界看表演 Stage Viewer

在藝術的時間裡目睹此時、聽見彼語

2015第廿六屆澳門藝術節預覽

將於五月一日起跑的第廿六屆澳門藝術節,以「此時.彼語」為主題,揭示藝術的本意是讓我們聽見另一個世界的開端,通往彼處的指南針。為期一個月的時間,共計卅檔的演出及展覽,超過一百場次的活動,在面積小人口密度高的澳門城區,可說是全城啟動。除了多齣亞洲首演的西方節目,本地劇團也積極參與,多樣多元的類型,澳門藝術節讓世人看到了澳門此時蓬勃迸發的表演風景!

文字|吳思鋒
第268期 / 2015年04月號
城市藝波 Cities & Arts

欣賞藝術大調查 有沒有伴很有差!

最近美國國家藝術基金會作了一項調查,以了解美國人欣賞藝術的習慣與態度,以便在藝術參與度低迷的現下,找到解決困境的方法。調查結果顯示,「社交」仍是重要的參與原因,而不參與的原因除了票價貴、地點遠,另有「找不到伴」這個理由。說不定以後可企畫讓觀眾透過約會公司或社群網站「揪伴」看表演,以提升觀眾進場意願?!

文字|謝朝宗
第267期 / 2015年03月號
城市藝波 Cities & Arts

柏林喜歌劇院 讓「輕歌劇」繽紛復興

在當代歌劇殿堂不那麼受歡迎的音樂劇種「輕歌劇」,最近在柏林的喜歌劇院推動下,讓觀眾看到嶄新面貌!由喜歌劇院總監巴瑞.柯斯基在一月下旬推出的「輕歌劇藝術節」,呈現六場輕歌劇演出,熱鬧繽紛的場面、荒謬的劇情,卻帶著諷刺針砭社會的意涵,連挑剔的劇評都開口喊讚。

文字|陳思宏
第267期 / 2015年03月號
城市藝波 Cities & Arts

倫敦國際默劇節不「默默」 精采多元再創新局

每年一月登場的倫敦國際默劇節,是倫敦最悠久的劇場藝術節,今年邀來美國、法國、比利時、紐西蘭等地藝術家參與,更有許多從未在英國或倫敦演出過的作品登場。演出散見於倫敦不同場地,舞台多元,不僅給觀眾耳目一新的感受,搭配場館原有的行銷管道,成功吸引喜歡這類型節目、卻不曾接觸過默劇節的新觀眾踏進劇場。

文字|魏君穎
第267期 / 2015年03月號
城市藝波 Cities & Arts

演藝投融資大會觀察 中國演藝產業未來仍混沌

去年底舉辦的「二○一四道略演藝產業投融資大會」,主要活動包含「資本青睞的演藝項目和企業」專題演講與演出介紹,雖然氣氛熱絡,但交易現況並非如此。由於中國演藝產業「三小五好」的特點,讓演藝項目的投資仍屬高風險,投資人因之卻步。但因政府的影子在市場中無處不在,在操作得當之下,這個市場反而有可能產生既符合市場需求且不失藝術品味的作品。

文字|王泊
第267期 / 2015年03月號
城市藝波 Cities & Arts

原創華語音樂劇展演季 桃花春日送美聲

以推展原創華語音樂劇為目的的「原創華語音樂劇展演季」,今年來到第三屆,共有四齣劇碼,趁著春日花好時節迎風放送。除了有以蘇州為主題的《又見桃花紅》與《錦繡過雲樓》展現南方文化傳統,《至少有十年我不曾流淚》請出「中國好聲音」歌手演出「北漂」青年逐夢故事,還有改編自諾貝爾文學獎得主、瑞典女作家拉格洛芙同名小說的《尼爾斯騎鵝歷險記》,多樣面貌令觀眾驚喜!

文字|李翠芝
第267期 / 2015年03月號
四界看表演 Stage Viewer

導演手法簡潔大氣 深邃幽微再探經典

看巴黎市立劇院復排版《六個尋找作者的劇中人》

義大利劇作家皮藍德婁的《六個尋找作者的劇中人》,是現代劇場的經典,雖然首演距今已超過九十年,但其探索劇場真實與虛幻的主題卻歷久彌新。巴黎市立劇院總監德摩西-莫塔在今年一月復排此劇,將十四年前版本搬上舞台,由前輩導演薛侯的愛將擔綱主演。德摩西-莫塔不特別強調視覺驚豔,而是從大處著手,於細部順勢導入個人新的詮釋以簡單,在最小的改動範圍內,讓一齣觀眾已熟知的現代經典,從戲裡到戲外都具有更豐富的意涵。

文字|羅仕龍
第267期 / 2015年03月號
城市藝波 Cities & Arts

表演藝術經紀人協會年會 東亞舞蹈成亮點

固定一月份在紐約舉行的全美表演藝術經紀人協會年會,是北美表藝圈的一大盛事,而由亞洲協會主辦的東亞當代舞蹈示範演出,已成為年會期間最具口碑的表演之一,今年有來自台灣的孫尚綺、董怡芬及動見体劇團,還有日本的Kaori Seki舞團、enra舞團、川村美紀子等五檔作品,展現東亞當代舞蹈的精采風景。

文字|謝朝宗
第266期 / 2015年02月號
城市藝波 Cities & Arts

劇場是不是查理? 柏林德意志劇場呼喊自由

法國的《查理週刊》恐怖攻擊血案,引發新聞、藝術工作者群起捍衛言論、創作自由,向來以激進諷刺著稱的德國劇場人當然不會置身事外,尤其○六年也曾遭受回教激進分子威脅的柏林德意志歌劇院,這次特別在劇場舉辦聲援《查理週刊》活動。但在血腥威脅陰影之下,劇場真能自由嗎?

文字|陳思宏
第266期 / 2015年02月號
城市藝波 Cities & Arts

大選將至 劇場發聲談政治

五月的英國將舉行全國大選,向來熱中評論政治社會議題的英國劇場,也應景推出相關戲碼。如皇家宮廷劇院在去年底推出的《希望》,真實地傳達在財政緊縮政策下,地方政府所面臨的掙扎與困境;丹瑪倉庫劇院則將從四月下旬推出《投票》一劇,場景設定在大選投票日當天虛擬的一處倫敦投票所。劇場作為思想和溝通的管道,藉此也成為引發觀眾思索投票選擇的場域。

文字|魏君穎
第266期 / 2015年02月號
城市藝波 Cities & Arts

新一代導演湧現 年輕觀眾成劇場票房主力

法國近年來湧現一批三十世代的年輕導演,常自組劇團,喜好集體創作,偏愛有挑釁性質的形式或題材。他們執導的劇場作品數量還不多,但每一齣都吸引許多法國年輕觀眾。過去被視為中產階級藝術的法國劇場,因為他們的投入,選材與形式能與年輕人互通聲息,也就帶動養成了新一代的觀眾族群。

文字|羅仕龍
第266期 / 2015年02月號
城市藝波 Cities & Arts

劇場也拼「翻桌率」 人民大舞台上演「午夜快樂匯」

繁華的上海,以「不夜城」為鮮明印記,但在表演舞台這一塊,卻少見延伸至午夜的發展。近期「人民大舞台」特地推出中國第一個午夜演出「午夜快樂匯」,由台灣知名主持人曹啟泰擔任藝術總監,匯集國內、港澳台與海外各大演出團體及個人,呈現輕鬆幽默的相聲、脫口秀、短劇小品、各類模仿、默劇、幽默小丑等語言類節目,讓上海的夜「笑」得更燦爛!

文字|李翠芝
第266期 / 2015年02月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