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Review
評論

回想與回響 Echo 回想與回響

「各自各」的沈思空間

看香港「各自各千禧舞蹈系列」的「麥高利系列」

今年參與香港「麥高利系列」演出的團體/編舞者,由原來著重香港新生力量走向國際交流的層面,來自日本的松島誠、南群舞子及動藝等演出團體,各擁有各自的題材、風格與個性,但有一個共通點:沈鬱、深憂,叫人迷溺於淡然幽邃的況味之中。

文字|小棕
第92期 / 2000年08月號
免費訂閱電子報廣告圖片
戲劇 演出評論/戲劇

什麼樣的花開在春天裡?

萬花嬉春──第二屆女節聯演

第二屆女節活動,承繼了第一屆女節「女人們在春天逢場作戲」的原始宗旨,鼓勵女性創作,希冀建立一個提供優秀女性劇場工作者沒有限制的寬闊空間,展現女性藝術創作衆聲喧嘩、繁花盛開的繽紛面貌。目前來說,「可能性」是被看到了,但,要走的路還得繼續。

文字|楊美英
第92期 / 2000年08月號
免費訂閱電子報廣告圖片
回想與回響 Echo 回想與回響

小艇歌劇院小檔案

密海爾.拉法絲(Mireille Larroche)一九七五年在與太陽劇團(Thtre de Soleil)的導演阿希安娜.慕許金恩(Ariane Mnouchkine)學習劇場之後,開始了自創劇團的念頭,並以一艘小船作爲演出場地,展開她的創作之路。 創團早期以音樂表演爲主,甚至可以聽到極前衛的搖滾樂。直至一九八一年小艇結合了一些小說家、導演、插畫家等創作伙伴,才正式走入「劇場時期」,定位歌劇風格,此時小艇歌劇院才算正式成立。 小艇歌劇院以巴黎聖馬丹運河(Canal St. Martin)爲據點,每年十月至次年五月順流作巡迴演出,創團十八年以來,演出已超過一千四百場。小艇的演出主要以歌劇爲主,沿河演出象徵游牧民族的遷移精神,其所呈現的劇作也遊走於不同時代。此次與漢唐樂府的合作,是該團第一次嘗試與其他劇團共同演出。 特約採訪|程于珉

文字|程于珉
第91期 / 2000年07月號
回想與回響 Echo 回想與回響

在表演工場唱「獨角戲」

記「一支獨秀──臨界點八女二男的獨角戲」

臨界點的團址「生活劇場」提供了一個場域,沒有任何藩籬,放任、自由、民主,只要是對小劇場演出有興趣的各路人馬,幾乎都能夠吸納,具有某種「同儕匯集力」,看似組織結構鬆散,卻像一隻變形蟲一樣,不斷地調整自己的輪廓、變換自己的面具。

文字|于善祿
第91期 / 2000年07月號
與藝術再近一點廣告圖片
音樂 演出評論/音樂

三種關於「表演藝術」的演奏實踐

評胡乃元、林昭亮、夏漢的演出

以筆者所參與的這二場音樂會而言,恰好囊括了三位最受矚目的小提琴家:胡乃元、林昭亮、夏漢。同時二天都維持胡乃元打前鋒、林昭亮居中、夏漢(Gil Shaham)壓軸的上台序。也許這可能是基於來者是客的考量,不過兩場演出都不約而同有「漸入佳境」的表現。

文字|楊忠衡
第91期 / 2000年07月號
戲劇 演出評論/戲劇

信台南者,得永生

評台南人劇團《一年三季》

作為一齣描寫(或說抗爭)台南老街變遷的在地題材的戲,無可避免地將台南市這個古都予以擬女性化。注重自我身體的女人,重視生命務實態度與懷抱浪漫希望同等重要的女人,積極於未來發展也珍惜美好傳統的女人,使得女體化的台南市,在本劇中以海安路地下街工程的荒謬建設為主軸的第三幕情節,被拉到了一個劇情的衝突點。

文字|葉智中
第91期 / 2000年07月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