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World
國際

熙來攘往、快速奔竄的人群,透露著都會人的茫然若失。
城市藝波 Cities & Arts

馬蔻絲《絕望天堂》 鋪陳聖保羅的城市孤獨

繼《地球上之地獄》(註)後阿根廷新銳編舞家鞏思袒莎.馬蔻絲(Constanza Macras) 在柏林「HAUEINS劇院」推出另一新作《絕望天堂》Trostloses Paradies,這次編舞家馬蔻絲受「歌德學院」(Goethe-Institue)與聖保羅之商業社會服務(SESC SP)共同舉辦的「熱帶地區展」之邀約,前住巴西首都聖保羅與當地舞者、音樂家共同創作,在聖保羅首演後,十多位表演者在九月飛往柏林演出。

文字|俞秀青
第191期 / 2008年11月號
四界看表演 Stage Viewer

華格納樂劇聖殿的新去向

從2008拜羅伊特樂劇節兩齣新戲談起

拜羅伊特樂劇節藝術總監換人一事紛擾多年,終於在九月塵埃底定,將由現任總監沃夫岡.華格納的兩位女兒伊娃與凱瑟琳娜一起出任。資深劇場導演楊世彭親臨今年的拜羅伊特樂劇節現場,特撰此文介紹今年全新製作的《帕西法爾》,及去年首演、由新任總監之一凱瑟琳娜執導的《紐倫堡的名歌手》,讓我們一窺華格納一手創辦的這個樂劇節的新樣貌。

文字|楊世彭
第191期 / 2008年11月號
四界看表演 Stage Viewer 2008里昂雙年舞蹈節紀實之一

在小王子的故鄉 解放對舞蹈的渴望

「里昂雙年舞蹈節」是國際舞壇的重要盛會,每次的舉辦都吸引世界各地的舞蹈工作者與舞迷到場,一探最新的舞蹈趨勢。今年的雙年舞蹈節以「回顧與展望」為主題,將許多久未搬上舞台的經典大師舞作改編與重演,不但是要找回昔日的經典,更企圖要為它們在今日找到新的定位。本文除了介紹本屆雙年舞蹈節概況,更專訪藝術總監基.達梅,一談雙年舞蹈節的發展近況。

文字|黎家齊
第191期 / 2008年11月號
四界看表演 Stage Viewer 2008里昂雙年舞蹈節紀實之二

法國舞蹈 馳騁無界限的文化曠野

里昂雙年舞蹈節的「聚焦舞蹈」研討會中,特地安排多齣法國最新舞作演出,好讓外籍專業人士一覽法國舞蹈的創作新貌。除了有老將瑪姬.瑪漢、普雷祖卡的精采新作,更有多位新銳編舞家的作品呈現,面貌紛陳、形式豐富,從編舞家多樣的文化背景來看,可說是多元包容的文化混融,造就法國當代舞蹈的繽紛多彩。

文字|羅苑韶
第191期 / 2008年11月號
數位全閱覽廣告圖片
四界看表演 Stage Viewer

巨星的動人丰采 胖子的牧神美學

2008柏林「舞在八月」舞蹈節

今年歡慶二十周年的柏林「舞在八月」(Tanz im August)舞蹈節,知名舞團與大牌編舞家雲集,歷史經典與狂飆創意齊聚。旅德作家陳思宏躬逢其盛,特地為本刊介紹此次舞蹈節中的三檔精采舞作,有美國後現代舞蹈大師崔莎.布朗的經典重現,顛覆舞者刻板形象的胖子編舞家奧力維耶.杜伯的新版《牧神》,以及加拿大近年備受矚目的戴維.桑皮耶充滿挑釁的《溫柔一點!該死的!》。

文字|陳思宏
第190期 / 2008年10月號
四界看表演 Stage Viewer 香港新視野藝術節隆重開幕

荷蘭舞蹈劇場 季里安師徒台上比一比!

第四界香港新視野藝術節將於十月廿三日揭幕,開幕演出就是曾經訪台驚艷台灣觀眾的荷蘭舞蹈劇場的《原.迷月.虛凝之間》。這是一晚上三齣舞碼的精采演出,包含了荷蘭舞蹈劇場當家招牌與精神領袖季里安的新作《虛凝之間》,該團最新雙人編舞組合賴福特/利昂的《迷月》,以及特約編舞家、英國當紅炸子雞韋恩.麥葛萊格的最新舞作《原》。這次季里安與賴福特/利昂的作品難得同台,師徒作品據說風格相近,正好讓觀者一賞其中趣味!

文字|林亞婷
第190期 / 2008年10月號
四界看表演 Stage Viewer 旅德編舞家林美虹最新力作

《北方旅館》 窺看每道房門後的秘密

旅德編舞家林美虹在德國「達姆市國家劇院」於今年三月首演了新作《北方旅館》,共有十一幕及數段插曲,像部電影般,由十五位舞者分別扮演不同角色,表現光怪陸離的族群,陸續地進出旅館,像是生命中的過渡驛站。有人努力開創未來尋求新機,有人則沈浸於過往的悲痛回憶,帶著破碎的心離開。每個門後都暗藏玄機,每個房間裡似有說不完的秘密,而每個靈魂深處更潛藏著無限渴望、焦慮與不安。

文字|俞秀青
第189期 / 2008年09月號
四界看表演 Stage Viewer

新聞/劇場,戲劇化的一體兩面?

在慕尼黑看「里米尼會議紀錄」劇團《插播新聞》

同樣一則國際新聞,在印度、德國、美國、古巴、中東會有什麼不同的處理方式?近幾年以創意批判聞名的柏林劇團「里米尼會議紀錄」(Rimini Protokoll)(註1)的新作《插播新聞:每日新聞秀》Breaking News: Ein Tagesschauspiel,在巡迴多個歐洲城市之後,七月十六日來到了慕尼黑Muffathalle演出,讓觀眾在兩個小時內看遍各國新聞台,自行評斷電視新聞對事件的呈現方式,體驗新聞的戲劇性。

文字|陳思宏
第189期 / 2008年09月號
四界看表演 Stage Viewer

掘探人性深處 挑戰藝術可能

看2008蒙彼里埃舞蹈節的四支首演舞碼

具法國舞蹈發展指標性的「蒙彼里埃舞蹈節」,每年編舞家在這裡演出為數相當的首演新創作,使這個舞蹈節成為透視法國當代舞蹈藝術面貌的重要節慶。本刊駐法特約記者羅苑韶親臨現場,特以專文介紹四檔首演舞作,形式殊異、表現大膽,或探索人性或探索藝術本質,都讓我們得以窺見法國舞蹈的多元面向與豐富思考。

文字|羅苑韶
第189期 / 2008年09月號
世界舞台 盡在你手廣告圖片
城市藝波 Cities & Arts

在巴黎夏日藝術節 到作曲家家裡聽音樂

巴黎夏日藝術節今年昂然邁入第十九屆,依然菜色豐富多元,在劇院關門休息的暑假,巴黎人依舊可以在戶外與非正式表演場所享受藝文饗宴。像「到皮耶.昂立家待一小時」這樣的節目,讓觀眾到作曲家皮耶.昂立的家聆賞他的音樂作品,像是進入創作的殿堂膜拜,令人更有不同的感受。

文字|羅苑韶
第189期 / 2008年09月號
城市藝波 Cities & Arts

Theatreland導覽,優游倫敦劇場百年風華

倫敦西區向來被暱稱為Theatreland,三五步便是一家劇院,不論是愛德華時代建立的百年老店,或是近年落成的新穎場地,各自上演口碑戲碼,再怎麼迷路都有戲看。近來「倫敦劇院協會」巧思推出Theatreland Walking Tour活動,號召戲迷跟著專業導遊穿梭巷弄,藉由參觀各家劇院建築及解說軼事,以瞭解倫敦戲劇百年近代史。

文字|Mosla
第189期 / 2008年09月號
城市藝波 Cities & Arts

編舞奇才莎夏.瓦茲 推出十五週年回顧展

曾經帶著作品《肉體》造訪台灣的德國當紅編舞家莎夏.瓦茲,今年九月將歡慶舞團成立十五週年,特地在駐團地「放射系統」推出十五週年回顧展,除了有Waltz this way!的慶生派對邀請民眾免費入場同歡外,更有一系列瓦茲的作品回顧演出,讓熱愛舞蹈的觀眾可以見證一個舞蹈家的藝術成長與試煉。

文字|陳思宏
第189期 / 2008年09月號
四界看表演 Stage Viewer

未敢遊戲到底的顛覆

談「高行健藝術節」的《山海經傳》

諾貝爾獎得主高行健的劇作《山海經傳》首度搬上舞台,在五月三十日於香港中文大學新亞書院圓形廣場舉行世界首演,這是香港「法國五月」藝術節之「高行健藝術節」中最受人矚目的演出,由「香港戲劇工程」製作、香港資深藝術工作者蔡錫昌執導。高行健的每一個劇作都是一場徹底的劇場實驗,《山海經傳》探索的是中國神話和文明起源與當下的「我」的關係,本刊特邀香港劇評人陳國慧為本刊讀者評介這一場「實驗」的過程。

文字|陳國慧
第188期 / 2008年08月號
四界看表演 Stage Viewer

拋開文字語言 歡慶肢體嘉年華

記韓國2008春川國際默劇藝術節

韓國春川市,在還沒以韓劇《冬季戀歌》的拍攝景點聞名之前,就已經擁有了知名的嘉年華節慶春川國際默劇藝術節,創立迄今剛好滿二十年,邀演節目不局限於默劇,而是一切與語言文字分庭抗禮,訴諸視覺和肢體的劇場和街頭表演,不管是室內或戶外,街頭小戲或大型活動,工作坊或專業座談,多元豐富地提供觀眾與藝術工作者一個難忘的藝術經驗。

文字|林乃文
第188期 / 2008年08月號
城市藝波 Cities & Arts 從電影版到歌劇版 跨界組合備受矚目

柯能堡《變蠅人》 演員很稱職音樂缺特色

一九八六年的電影《變蠅人》,由原班底的導演大衛.柯能堡與作曲家蕭爾改編成歌劇版,於今年七月在巴黎世界首演。集合東尼獎編劇黃哲倫、知名男高音多明哥擔綱指揮,這齣歌劇備受期待,可惜音樂不算突出,但演員表演和聲音都令人信服。

文字|羅苑韶
第188期 / 2008年08月號
數位全閱覽資料庫廣告圖片
城市藝波 Cities & Arts 歡慶二十成年禮

柏林國際舞蹈節 推出國際頂尖節目

德國規模最大的舞蹈節柏林國際舞蹈節「舞在八月」,今年適逢二十週年,更是擴大舉辦,邀請無數國際知名編舞家與舞團來共襄盛舉,如崔莎.布朗、阿喀郎.汗等,在短短的十七天內,共邀請了三十多個團體,於十座劇場中呈現近二十五個演出製作,推出超過五十場次演出。

文字|俞秀青
第188期 / 2008年08月號
四界看表演 Stage Viewer 阿喀郎的提問:你從哪ㄦ來?

《相聚》與《零度複數》 文化匯集和身分認同之舞

阿喀郎企圖用不同的方法,透過不同族群的合作藝術家,以舞蹈劇場的形式挑戰身分認同的問題和答案,曾經訪台的作品《零度複數》與新作《相聚》,在不同國家巡迴演出中也受到觀眾和評論的高度讚賞,對許多「客舍似家、家似寄」的現代人來說,挑起自我定位的迫切需要。

文字|王如萍
第187期 / 2008年07月號
四界看表演 Stage Viewer 特立獨行人氣超旺的阿根廷編舞新銳

馬蔻絲《地球上之地獄》 把問題孩子變成明星!

「新科隆」在柏林是個聲名狼藉的區域,充斥著青少年的暴力群毆事件。馬蔻絲不僅跌破眼鏡地把此區的孩子變成能歌善舞的大明星,且再次讓觀眾對她的編導功力折服。雖然紀錄片《舞在柏林》有著異曲同工的作用,但《地球上之地獄》在探討青少年生活與異文化衝突的深度及藝術層次皆略勝一籌。馬蔻絲的作品豎立了新品牌的口碑,流行、不俗、刺激、前衛、大膽且魅力十足。

文字|俞秀青
第187期 / 2008年07月號
城市藝波 Cities & Arts 巴黎劇院迷六月問候語:你寄了沒?

新年度節目開賣 豐盛菜色掀起搶票風

六月起,巴黎各家劇院、展演廳紛紛開出○八/○九節目菜單,讓表演藝術迷紛紛搶票,忙得不亦樂乎!市立劇院的舞蹈節目向來是強項,而戲劇類節目十四個中就有十一個新製作,可見鼓勵新劇作之用心良苦。而夏特雷劇院不但邀來多明哥演出《大鼻子情聖西哈諾》,還把搖滾明星史汀找來演歌劇,料將引爆樂迷話題!

文字|羅苑韶
第187期 / 2008年07月號
城市藝波 Cities & Arts 看戲之前,先看劇場「減碳」了沒!

倫敦各劇院 響應節能減碳抗暖化

在全世界掀起的「節能減碳」風潮,劇場也不可能置身事外!位於倫敦南郊、老染坊改建的社區劇場「彩色屋兒童劇場」,就以「全世界第一座完全藉由風力發電的劇院建築」登上媒體刊頭。而倫敦的各大劇院,也紛紛想方設法,換用燈泡等等來節能減碳又省錢。

文字|Mosla
第187期 / 2008年07月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