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旬新手導演 在人間搬演神話
令人嘆息的拜魯特全新「指環系列」歷經多次導演更迭、曲折不斷的二○○六年拜魯特音樂節全新「指環」終於在七月下旬登場,這次製作由高齡八十的劇作家多斯特擔綱導演,他讓神話故事發生的平凡人間,舞台上時時出現來來去去的現代人,只是都看不見劇中的神話英雄。 資深舞台導演、也是資深「指環」觀眾的楊世彭教授,再度親臨拜魯特觀賞,對這次的新製作,特為本刊暢談第一手的觀後感。
歷經多次導演更迭、曲折不斷的二○○六年拜魯特音樂節全新「指環」終於在七月下旬登場,這次製作由高齡八十的劇作家多斯特擔綱導演,他讓神話故事發生的平凡人間,舞台上時時出現來來去去的現代人,只是都看不見劇中的神話英雄。 資深舞台導演、也是資深「指環」觀眾的楊世彭教授,再度親臨拜魯特觀賞,對這次的新製作,特為本刊暢談第一手的觀後感。
跑馬拉松看舞?這不是玩笑話,要參與兩年一度的「北萊茵威斯特法倫聯邦舞蹈博覽會」這個世界最大的舞蹈博覽會,就得以馬拉松的體力與耐力,才能享受這個為期四天,展現五十位編舞家作品、上百個攤位,還有座談討論、影片欣賞目不暇給的舞蹈嘉年華。旅居德國的編舞家俞秀青,把她參與這個盛會的興奮經驗,與本刊讀者火熱分享!
近年屢屢成為恐怖分子攻擊目標的英國,不為恐怖主義所屈,盛夏的藝術節慶依然綻放繽紛。今年的愛丁堡藝穗節恰逢六十大壽,在英國甫完成戲劇碩士學業的香港劇評人陳國慧,趁此機會到藝術山城愛丁堡「朝拜」,看見豐富多彩的實驗作品,發現英國表演藝術界也吹起「日韓風」,異國情調又逗趣娛樂的日韓演出票房一片蓬勃。
每年柏林的「八月舞蹈節」不僅是德國最大的國際舞蹈節,也是夏日歐洲的舞蹈盛會,也是一探最新現代舞蹈趨勢的大好機會。今年主辦單位高舉「後現代與古典芭蕾交會」的旗幟,想要開創舞蹈的新局面。成效如何?評價又怎樣?旅居柏林的戲劇研究者林冠吾,全程觀察今年八月舞蹈節的動態,為你說清楚講明白。
在消費主義高張的年代,主張以劇場反映社會問題和人民痛苦的民眾劇場(Peoples Theatre),在台灣是極小眾邊緣的領域;九○年代初,由現任立委李永萍帶領的環墟劇場便曾創作以環保、農民、學生等社會運動為主題的劇場作品。 在台灣致力民眾劇場多年的劇場工作者鍾喬,五月間率領差事劇團參與韓國「亞洲廣場」光州藝術節的演出,「亞洲廣場」戲劇節裡的戲,大都與社會抗争或亞洲殖民歷史有關聯。今年的演出,首度有來自北京及上海的民眾劇場參加,反映了大陸國營劇場在向市場開放之後,知識分子對劇場本質的反省思維,中國大陸的現身,可說開啟亞洲民眾戲劇一個新的里程。本文即是鍾喬參與這次活動的觀察與思考。
舞台版的《週末狂熱》跟《42街》一樣,屬於歌舞重於戲劇內涵的「歌舞狂想(Song-and-dance Extravaganza)」;戲的成分被精簡到成為「串場」的比重,常常覺得角色的發展力有不迨,但是當能量十足的歌舞場面一來,腳底的情緒被挑動後,心底對「戲劇張力」的挑剔又如過眼雲煙無關緊要了。
電影╱劇場導演鴻鴻,是出了名的愛看戲,長期以來流連世界各大藝術節。去年十月,鴻鴻再度遠征德國,一個月內走過五個城市、看了廿八齣作品,包括歌劇、戲劇、舞蹈,以及來自美國、比利時的客席演出,令他大呼收穫滿滿。鴻鴻特別挑出他這次看的九齣精采演出,圖文並茂,為本刊讀者紙上導覽當今德國劇場的璀璨丰采!
沒有明星歌手、也沒有特級樂團,但一樣能製作出高水準歌劇,成為拜魯特音樂節外的另一個「歌劇聖地」葛蘭邦歌劇節,是如何營造出樂迷心中的崇高地位呢?資深歌劇迷楊世彭教授,在六度拜訪拜魯特音樂節之後首度造訪葛蘭邦,也為其優雅氣氛所陶醉,且聽他娓娓道來這個歌劇節的有趣故事與魅力所在。
我們是在去年七月底開完莎翁故鄉的「三十一屆國際莎學會議」後駕車前往葛蘭邦。那時所有的票早就售磬,我們幾個月前經過特別安排才得到兩齣戲的四張票,其中一張是贈券三張是自購,這也是葛蘭邦的規矩:即使樂評人也只送一張票。票價從廿五至一百五十英鎊,在國際歌劇界算是便宜的。 冷門劇碼也是一票難求 我們看的歌劇是韓德爾的《羅德琳達》及比才的《卡門》。《卡門》全滿當然不在話下,但像《羅德琳達》這樣的冷門戲也全賣光,這就看得出葛蘭邦的叫座功力了。需知這齣戲自一七二五年在倫敦首演後,極少在歐美歌劇院出現,連紐約大都會歌劇院也要等到本季才推出,葛蘭邦卻在一九九八年就首演了。如今葛蘭邦每年劇季的六個劇目,必有一齣冷門戲或世界首演,照樣上座奇佳,可見其票房實力有多強了。 《羅德琳達》劇情大致是講中古時代義大利某一貴族在死前將領地分給兩個兒子,兩兄弟爭鬥不息,其中之一戰敗後遠走他鄉,留下嬌妻羅德琳達和他們的愛子。後來另外一個兄弟被奸臣害死,奸臣篡位後更想霸佔羅德琳達,她為了兒子的安全虛與委蛇。後來她丈夫喬裝回來,在忠臣襄助之下奪回王座,與嬌妻愛子團圓 此劇故事並不動人,音樂卻相當動聽,在專門演奏莫札特及其同時代作品的「十八世紀文明啟發時代管弦樂團」(Orchestra of the Age of Enlightenment) 的伴奏下,也在一位法國女指揮充滿激情的領導下,全劇流暢而酣美,其中技巧極難的花腔華采片段由幾位主角分別唱出,可謂精采紛呈美不勝收。 香檳野餐氣氛獨特優雅 《卡門》的演出酣美有餘驚奇不足,以充沛的熱情及完美的整體表演見長。以色列次女高音Rinat Shaham面貌身材歌喉均佳,她剛一出場就打開台前的水喉沖洗長髮,然後猛一甩頭,大量水花洒向圍觀的軍官士兵,引起群眾嘩笑,就是這個製作的效果之一。男主角及其他要角均非知名歌手,但個個稱職人人賣力,台上奔放的熱力,是其他歌劇院很少見到的。伴奏的是葛蘭邦駐團的「倫敦愛樂」(London Philharmonic Orchestra),指揮Paolo Cariganani雖籍籍無名,也是首度在此露臉,但卻指揮得頭頭是道,若再由音樂總監Vl
劇場、電影導演近幾年紛紛受邀跨界執導歌劇,往往讓保守的古典派支持者看得目瞪口呆,劍拔弩張,創新乎?災難乎?都有褒貶不一的兩群觀眾。 重量級歌劇迷,也是話劇導演的楊世彭今年夏天在拜魯特音樂節看了一場驚人的華格納歌劇《帕西法爾》,這場黑市票叫價高達二千二百美金的歌劇,請來平素作品充滿暴力與色情的德國話劇導演希林根西夫執導,從未導過任何歌劇的他,不知令多少人跌破眼鏡。
太陽馬戲團是現今全世界最有名的馬戲團,因為有太陽馬戲團,加拿大蒙特婁市誓言要變身為世界馬戲首都。 資深媒體人黃寤蘭六月走訪這個生產歡樂與驚奇的馬戲總部,揭開蒙特婁市如何將原是垃圾掩埋場的米榭區,結合太陽馬戲團與國立馬戲學校,轉化為馬戲藝術城市。
要拿到紐約大都會歌劇院「指環系列」的門票,代價有多大?旅美導演楊世彭花了將近台幣十萬多元買了兩套票,華格納「指環系列」共計四齣,一輪演六天計十七個小時,加上美國內地來回機票及住宿,楊世彭不錯過世紀大製作,豪舉花下六千多美金,看得直呼過癮!
本網站使用 cookies
為提供您更多優質的內容,本網站使用 cookies 分析技術。 若繼續閱覽本網站內容,即表示您同意我們使用 cookies,關於更多 cookies 以及相關政策更新資訊,請閱讀我們的隱私權政策與使用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