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推至關鍵的1991年,台灣社會在此前後的10年間,不僅走過股市萬點崩盤的谷底,歷經民間抗議房價飆漲自主發起的無殼蝸牛運動;以及隨之而來的野百合學運,促動國會改選、憲政改革,奠定了台灣今日自由、民主、開放的基礎。
1999年雲門舞集為了深入鄉鎮、將舞蹈扎根台灣角落,成立了雲門2團,由資深舞者羅曼菲擔任創團藝術總監,大力招考年輕舞者、網羅青年編舞家。這一年台灣歷經921大地震,雲門2也曾到災區以藝術撫慰民眾。1998-2000年間,代表性的表演藝術團隊如雲門舞集、無垢舞蹈劇場、優人神鼓(原:優劇場)首次登上法國亞維儂藝術節、里昂雙年舞蹈節等兩大重要的國際舞台,陸續敲開歐陸巡演大門。除了打開國際能見度,也激勵了台灣舞蹈工作者的自信與創作能量。
而在邁入21世紀後的10年間,經過政策面與大環境的推波助瀾,許多海外學成返台的舞蹈與肢體劇場工作者相繼於各地成立中小型團體,與過往立案的大型團隊有著更不同的創作訴求,以及更風格化的識別,甚至開啟共同組隊創作的風氣,也就此揭開台灣舞蹈嶄新的篇章,帶來有別於過往的創作風貌。
解放壓抑,綻放的創作能量
2004年,台灣首支主打全男子的舞團「驫舞劇場」以不受拘束、充滿創意的集體創作,外加精準到位的舞蹈肢體表現,開啟了獨樹一幟的舞蹈劇場風格。作品《速度》以「沒有傳統的負擔與包袱,利用不同的嘗試,追求型式與概念的創造,發展獨特的舞蹈語彙,開創全新的視野。」拿下該年台新藝術獎表演藝術大獎,也奠定了該團隊日後創作的方向。
與「驫」同期成團的還有編舞家蘇文琪「一當代舞團」、林文中與其同名舞團等,他們著力於海內外巡演並獲獎連連,三團靈魂人物陳武康、蘇威嘉、蘇文琪與林文中更在千禧年之初相繼前往歐美擔任職業或客席舞者,深造習舞人生並累積創作能量,爾後回台創團。
除了驫舞劇場持續探索當代舞蹈與編舞形式的可能,蘇文琪專注結合新媒體與表演藝術,嘗試從新媒體的角度重新思索表演藝術的可能性,並延伸當代藝術面對數位科技的衝擊所帶來的提問與省思。2021年受委託創作的《Moving Towards the Horizon》作品,更於同年巴塞爾藝術博覽會(Art Basel Miami Beach)獨家演出。
而旅美10年、曾任比爾.提.瓊斯舞團專職舞者的林文中,創團時專注於純粹且根本的身體動作研究,試圖形塑屬於台灣的現代舞身體風格。他在皇冠小劇場發表的創團作品《小》,將5名舞者局限於3米立方的壓克力箱內,從辭海中對於「小」字的釋文發展出極簡的動作,引導觀眾觀察人體細膩的動作發展,以及充滿張力的微型劇場。
林文中的創作悠遊於舞蹈與音樂間的交融,不論是早期微型劇場系列,或後來解構傳統音樂再結構現代舞的《小南管》、《慢搖・滾》乃至於氣勢磅礴獲獎的《長河》,再到近期為舞蹈空間與國家交響樂團合作的聖桑斯《舞夜狂歡》一作,他持續細膩地累積具當代特色的新動作風格與新身體美學。值得一提的是,林文中與蒂摩爾古薪舞集於2020年發表共同創作《去排灣》,爬梳個人與舞團的家史、雙方各自傳承的文化及樂舞脈絡、生活歷練,與身體訓練的養成,既展現台灣當代舞蹈身體文化堆疊融合的多樣性,也突顯了雙方近年各自發展身體美學的成果,可視為21世紀台灣當代舞蹈重要的里程碑與集大成之合作。
在此之間,雲門2亦邀請鄭宗龍擔任特約編舞家、藝術總監,台灣表演藝術團隊則在這10 年間如雨後春筍般成立,並於1998年台灣團隊首登亞維儂藝術節後,從2007年起開始組團前往外亞維儂藝術節(Festival d' Avignon OFF),漸進地開拓創作者的國際視野。
走出劇場親近生活 打開舞蹈的影響力
隨著台灣青年舞者持續出走、取經國外,不管求學或成為職業舞者,甚或轉為編舞創作者,爭取認可與認同依然是不同世代共同面臨的課題。不同於回台開創舞蹈新局的創作者,台灣各地亦出現不少深耕在地、走入社區的創作者或舞團。如七年級前段班的舞蹈藝術家周書毅,從人本主義出發,在移動中體驗生活,透過自身獨特的藝術語彙展現跳脫傳統劇場的觀演關係。
2007年,他在台北藝術村駐村發表現地製作《看得見的城市,人——充滿空氣》,是他第一次結合生活空間、公共場域與舞蹈身體的創作。12名舞者伴著美國極限音樂大師Steve Reich的《給18個樂師的音樂》,從戶外庭院、樓梯、電梯、迴廊到頂樓露台,一場超過60分鐘、且觀眾需要跟隨舞者移動的舞蹈演出,創造了音樂、舞蹈、建築的相互對話。此作亦揭示他日後創作歷程將專注於城市、環境、劇場與人之間的覺察和鏈結。
2011至2014年間,周書毅則創辦「周先生與舞者們」,以及開創「舞蹈旅行」計畫帶領舞者們深入社區鄉鎮,近距離與民眾分享舞蹈的美好。而當年這些獲得編創、表演機會的青年舞者們,也將啟發轉為創作的動力,持續開創屬於自己的舞蹈之路。當中包括近年大放異彩的小事製作創辦人楊乃璇,以及透過編舞與身體探索對社會、性別以至政治等議題的《洞》編舞者暨《群眾》共創獨舞者田孝慈、《少女須知》蘇品文、《台灣製造》林祐如等人。
而周書毅未曾停下腳步,持續挑戰跨媒材舞蹈創作,如與電影導演陳芯宜共創VR舞蹈影像《留給未來的殘影》、2020年於疫情期間策劃「靜觀未來—身體影像短片展」等。去年正式移居高雄的他,亦與劇場工作者鄭志忠共創《阿忠與我》,探究身體在體制壓迫下是否平等與自由的處境,嘗試改變現今社會對於人權與各種身心障礙別的思考。今年他更接手策劃衛武營「舞蹈書寫工作坊」,擴大舞蹈與身體的感染力,讓創作成為社會公眾的溝通平台,體現舞蹈創作者以⾝體為器,反思議題、緊扣社會本質,也挑戰藝術創作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