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Review
評論

國內缺乏歌舞劇人才(《領帶與高跟鞋》)。
回想與回響 Echo 回想與回響

就這樣,又過了一年

一九九四「國家劇院實驗劇場劇展」

到實驗劇場看戲的觀衆,最好要有品質難以保證的心理準備,因爲臨時成軍或「一秀劇團」(one-show company)的情形所在多有。從另外一個角度來看,其實這也是實驗劇場成立啓用的初衷之一,就是要讓各種形式、內容的演出,都能夠有一個可以發言的舞台。所以身爲一個觀衆,有時候會介於惡評與包容的矛盾之間,因爲不確定的結果、不完美的演出正是這些創作者所謂「實驗」,最好的托辭。爲此,我不禁感到憂心忡忡!

文字|于善祿
第29期 / 1995年03月號
戲曲 演出評論/戲曲

所謂「荒誕劇」

解讀《新編荒誕劇潘金蓮》的荒誕性

西方荒誕劇奠基於「荒謬主義」,此派作者拒絕用理智手法反映生命的荒誕;《新編荒誕劇潘金蓮》卻是一步一脚印佈局淸晰地敷演。在形式上,一如原劇作者所謂「乃是一個四不像的特殊品種」;在內容上,有關兩性議題的探討,化整爲零,反到形成一份意外的「荒誕」感受。

文字|劉慧芬
第28期 / 1995年02月號
無限卡福利廣告圖片
音樂 演出評論/音樂

意猶未盡的演出! 蓋瑞.歐森演奏布拉姆斯與蕭邦

布拉姆斯第一號鋼琴協奏曲前兩樂章在緩和的速度與冷靜的節奏上漫步著,唯在歐森巨靈大掌間或彈出穿牆的音量,爲樂曲帶來必要的高低起伏。但不多久史坦威鋼琴的高音部已不勝負荷、大爲走音,只見歐森不時無奈地向右手望去。十日的蕭邦升c小調詼諧曲在彈奏放慢的對比主題時,所釋出春澗流泉般水汪汪的音色,在歐森千錘百鍊的大手下應留有相當施展空間的高潮處,反而有〝play it safe〞、令人意猶未盡的感覺。

文字|樊慰慈
第28期 / 1995年02月號
免費訂閱電子報廣告圖片
表藝年鑑廣告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