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People
人物

PAR表演藝術
藝號人物 People 專訪台北市立交響樂團新任團長

黃維明 琴弓換數字 期待建構樂團機制

國內知名小提琴家黃維明新近接任台北市立交響樂團團長一職,為了及早上軌道,他強迫自己在短時間內上手,連回家都帶著功課研究。極度忙碌中,首先遇到的又是棘手的預算問題,沒有樂器、也沒有指揮棒在手上,他苦笑著說:「從前看音符,現在看數字!」不過,談及樂團未來,他表示現階段最重要的是幫樂團找到好指揮,而樂團也應該建立自己的控管機制。

文字|李秋玫
第205期 / 2010年01月號
藝號人物 People

簡立人 恰如其分 溫柔而堅定的光影能量

寬闊的肩膀、壯碩的身材、溫暖的性格,這就是學生們暱稱的「大簡爸爸」簡立人。他帶給大家一種安全感,無論是在舞台、學校、家庭,都是那麼足以信賴。最近甫於韓國首爾獲得世界劇場設計大賽(World Stage Design 2009)燈光設計類銀獎的他,除了高興外,也感到在專業領域上的責任愈顯加重。不僅在教學、創作、興趣外,更清楚瞭解到未來自己要走的方向。

文字|盧家珍
第204期 / 2009年12月號
藝號人物 People

依芙琳.葛蘭妮Evelyn Glennie 教世界如何去「聽」

聽障並非她音樂之路上的阻礙,反而讓人更佩服她的毅力堅持與非凡成就她就是依芙琳.葛蘭妮(Evelyn Glennie),名聞世界的打擊樂家,將為臺北聽障奧運會來台,與優人神鼓在開幕式上演出,並與台北臺北市立交響樂團、臺北市立國樂團合作音樂會「無聲的力量」。她是如何克服種種人生障礙,以音樂為志業呢?本刊特地透過越洋電話專訪,請葛蘭妮暢談她的人生故事與音樂想法。

文字|李秋玫
第201期 / 2009年09月號
藝號人物 People 從綠葉到紅花的劇場重量級女優

林美秀 演戲,天然的尚好

渾然天成的演技和與生俱來的喜感,演員林美秀獲得許多導演的賞識,因此戲約不斷、曝光率超高。從舞台劇、電視到電影,從配角到主角,從稱職的綠葉到「最大朵」的紅花,對自己演員生涯的期許,林美秀說:「與其當空有虛名的紅花,我還是想當個快樂的綠葉,把紅花襯托得很漂漂亮亮。因為花的生命週期太短,再怎麼笨也不選擇當紅花,綠葉的生命力旺盛,而且重點是,可以活得比較久。」

文字|廖俊逞
第214期 / 2010年10月號
藝號人物 People 六十歲正好的佛朗明哥舞蹈家

張鳳翔 天生波西米亞 舞動歲月醇釀

從小以「小白兔」藝名在祖父張邱東松所組「南國音樂團」中表演的舞蹈家張鳳翔,學遍各國的民族舞蹈,但與佛朗明哥的結緣,卻彷彿是前世的鄉愁記憶,一經挑動便不可收拾,成為一生的夢想。她到西班牙學習佛朗明哥的台灣第一人,中間為了家庭放下佛朗明哥,後來又在家人支持下重回西班牙,深入鑽研佛朗明哥精髓。精湛深沈如歲月醇釀的舞技,將在二胡、洞簫與西班牙吉他的伴奏下,在《我是寄居的客旅》中震動起步。

文字|周伶芝、許斌
第215期 / 2010年11月號
藝號人物 People 專訪挪威鋼琴家

安斯涅 來自北歐的音樂與琴鍵之外

以穩健腳步行走樂壇的挪威鋼琴家安斯涅(Leif Ove Andsnes),於去年十一月初應兩廳院之邀,訪台舉行獨奏會,演出舒伯特《C小調鋼琴奏鳴曲,作品958》、貝多芬鋼琴奏鳴曲作品27之2《月光》,以及穆梭斯基的名作《展覽會之畫》等曲。趁此機會,本刊特邀鋼琴家顏華容,專訪這位不到四十歲的「青年才俊」,一談他對音樂的看法。

文字|顏華容
第193期 / 2009年01月號
藝號人物 People 暌違二十年,重回舞台當起「華麗上班族」

張艾嘉 寫得開心,演得快樂

浸淫電影多年的張艾嘉,其實二十年前演過小劇場黑色喜劇《娘子,今晚菜色如何?》,也和齊秦合作過音樂劇,舞台劇場於她,並非是個全然陌生的場域。這回與林奕華合作《華麗上班族之生活與生存》,張艾嘉不只擔綱女主角,也操刀執筆寫劇本,不過,雖然外人看她就像劇中的女強人,她卻說:「我其實沒有她那麼強,碰到一些不會的事,我就會說我不懂,趕快承認我不會;而且我比較愛玩,看到好玩的事可能半路就彎去別處玩耍了。」所以「我覺得演這個戲,讓我找回多年以前那種單純的快樂,我寫劇本寫得很快樂,演戲也演得很快樂」

文字|老嘉華
第196期 / 2009年04月號
藝號人物 People NSO駐團作曲家

蘇珊.鮑提 期待創造一個共享的瞬間

既是女高音,又是作曲家,在兩種身分自由轉換與融和之間,游刃有餘,這正是蘇珊.鮑提的魅力。她的作品及歌聲,在國際樂壇上備受推崇。在本樂季擔任NSO駐團作曲家的她,將在四月演出三個作品,其中NSO室內樂將演出的《戴斯德夢娜》,將由她親自擔任女高音獨唱,讓這個莎士比亞筆下的悲劇女主角,透過音樂來呈現出真正的自己。

文字|林慈音
第208期 / 2010年04月號
藝號人物 People 《放牛班的春天》《白色大地》配樂家

從光影思考的聲音打造者—布魯諾.寇萊

他以音符來觀賞振羽疾飛的鵬鳥,以聲響描述顯微鏡下的世界,他讓觀眾在影像之外,「聽到」光影。 法國作曲家布魯諾.寇萊(Bruno Coulais),從事電視電影配樂二十多年、創作了一百二十多部配樂,不僅善用專業的作曲訓練,也讓音樂成為影片的一大助力。此次為新片《白色大地》首次來台訪問,為台灣觀眾再次展現他的配樂功力,也分享他的經驗與感動。

文字|黃楓皓
第170期 / 2007年02月號
藝號人物 People 資深劇場編導

王友輝 溫潤有情的劇場人生

溫文和善,是資深戲劇人王友輝給人的第一印象,而身兼編劇、導演、演員、劇評人與教育工作者的他,多面向的才華與卅年不歇的劇場耕耘,也讓人敬佩他的創作力與毅力。去年他替秀琴歌劇團打造的《安平追想曲》,剛獲第十屆台新藝術獎入圍肯定,也即將在五月初登上國家劇院殿堂他花了九年時間,終於完成了這個對秀琴的許諾。他說,他的作品或許沒有強烈的爭議性、不夠驚天動地,但他堅信,戲劇不管再怎麼實驗,情感,是不能拋捨的。

文字|于林
第232期 / 2012年04月號
藝號人物 People 日本帳篷劇編導

櫻井大造 將棄置在社會底層的聲音,帶到帳篷之中

一九九五年,櫻井大造通過「民眾劇場」的跨國網絡,與台灣「差事劇團」的鍾喬認識,促成了一九九九年在三重橋下的帳篷演出,並種下了大造日後以台灣作為帳篷戲劇活動據點的契機。十年來,帳篷劇場這個從日本移植而來的「劇種」,在台灣落地生根,發展出自己的軌跡,櫻井大造也另成立「台灣海筆子」,作為亞洲帳篷行動的台灣分支,與日本「野戰之月」遙相呼應。對櫻井大造而言,帳篷劇場是為「為了社會底層民眾發聲」,並強調要將「被棄置在社會底層的不為人知的聲音,無法具象化的記憶,帶到帳篷之中」。

文字|廖俊逞
第217期 / 2011年01月號
藝號人物 People 廿一世紀黃金指揮世代的翹楚

丹尼爾.哈丁 蛻變中的傳奇

Daniel Harding

從十七歲被賽門.拉圖爵士拔擢為伯明罕市立交響樂團助理指揮開始,丹尼爾.哈丁就此展開他的樂壇傳奇。除了有拉圖與阿巴多兩位樂壇大師傳承經驗外,他自己也積極累積樂團經驗與曲目,讓他在這個迅速變遷的世界樂壇能夠游刃自如。哈丁曾在受訪時表示,他的職業指揮生涯目前已經邁入第二階段,而這個階段的任務就是:怎麼去把它做得更好!

文字|蔡昆霖
第230期 / 2012年02月號
藝號人物 People 中國旅美琵琶演奏家

吳蠻 懷抱琵琶不遮面 彈撥之間尋知交

知名琵琶演奏家吳蠻,是少數能以東方樂器征服國際樂壇的音樂家,在她手中,琵琶早已走出古典傳統,成為現代音樂家眼中筆下揮灑豐富的樂器。帶著琵琶,吳蠻也以「吳蠻與朋友們」為名,進入鄉野山林中挖掘珍貴又不為人知的音樂,讓這些素人音樂家們成為音樂會主角。今年,吳蠻找到台灣的原住民朋友,讓山林之聲與錚鏦之音,愉快唱和

文字|李秋玫
第229期 / 2012年01月號
藝號人物 People 兒童劇也有大智慧

黃春明 銀髮更見純真童心

黃春明說自己年紀愈大,愈會寫童話,可以深入淺出,不會只說些大道理。這幾年每逢劇團公演,他總是親身參與編導工作,在過程中,與兒童有了最親密的接觸,孩子們從他們口中的黃爺爺身上學到了不只是戲劇的演出技巧,還有更多關於人生的哲理;而孩子們純真無邪的反應,也給了他最直接的回饋。

文字|廖俊逞
第183期 / 2008年03月號
藝號人物 People 堤剛:在行政位置上,讓我能為音樂界做更多

專訪日本大提琴泰斗

日本國寶級大提琴大師堤剛,將於六月下旬率領霧島國際音樂節的三位特約大提琴家菊地知也、山本祐之介與簡荿玄,同台演出精采的大提琴饗宴。在日本擁有崇高地位的堤剛,同時也是知名音樂家搖籃的桐朋學園大學校長與東京三得利音樂廳館長,身兼多職的他,坦言行政工作的確會讓他少了許多練琴時間,以致他必須把握每一分每一秒,但在這些行政位置上,他覺得能夠為日本的音樂界貢獻更多,特別是為年輕的音樂家們。

文字|余濟倫
第210期 / 2010年06月號
藝號人物 People 聲音之外,渴望跨界的叛逆

走出錄音室,看見黑暗之光—雷光夏

她那低沉富有磁性、溫潤回甘的聲音,對很多來人來說,具備如美女般、難以抵抗的獨特吸引力。雷光夏說:「很多人聽我的聲音,以為我是那種喝著左岸咖啡、每天聽古典樂的文藝女生,但是其實我愛喝可樂,對搖滾、噪音聲響等另類音樂更感興趣。」自認骨子裡充滿叛逆因子的她,選擇走出錄音間與不同領域的藝術家互動創作,或許「跨界」,算是她生命中少數的冒險之一,也滿足了她內心渴望的小小叛逆。

文字|廖俊逞
第168期 / 2006年12月號
紀念大師 In Memoriam

開啟聲音新世紀—史托克豪森

二○○七年十二月五日,德國作曲家史托克豪森(Karlheinz Stockhausen,1928-2007)去世。直到第三天,十二月七日,他的家人才對外發佈消息;據非官方消息,這是作曲家自己的指示,過世後,要讓他安靜三天,再將消息公諸於世。正如其生前的作品、為人行事,史托克豪森總是與俗眾不同,有如天上神明,過世亦然;而那安靜的三天等待,是否呼應了耶穌受難後三天的復活呢?

文字|羅基敏
第181期 / 2008年01月號
藝號人物 People 鋼琴、指揮大師的驚異奇航

瓦薩里:我的人生,總是不按牌理出牌!

「彈」、「指」皆通的匈牙利音樂大師瓦薩里,其實有著比其音樂表現更精采、更妙不可言的驚奇人生:出身政治世家、音樂才華早被發掘的他,卻被匈國政府指派到綜藝表演班當起鋼琴樂師;一次趕鴨子上架的蘇聯演出之旅,卻讓他大受歡迎;而到比利時參加伊麗莎白女王大賽,竟也因此因緣讓比利時女王把他一家人救出鐵幕。

文字|焦元溥
第162期 / 2006年06月號
藝號人物 People 找回台灣失落的美好價值

吳念真 「情義」打造「通俗」好戲

吳念真戲裡寫的都是日常生活在你我周遭的小人物,講的也是再平凡不過的處世之道,卻因為劇裡頭的角色、情節都是大家所熟悉,所以格外有共鳴和認同感,觀眾被喚起共同記憶的同時,也重拾某些台灣被遺落的美好價值,而這其實來自吳念真自己對創作的堅持、生命的信仰情義。未來,無論電影、廣告、舞台劇,不管在哪一個領域,相信吳念真還是會跟觀眾繼續搏感情下去。

文字|廖俊逞
第192期 / 2008年12月號
藝號人物 People 「唯有從事藝術能讓人保持活力」

求仁得仁的古典樂章—泰密卡諾夫

指揮大師泰密卡諾夫又要帶領聖彼得堡愛樂管絃樂團訪台了!這位一派優雅的灰髮紳士,對音樂有著不改其志的堅持,一手提拔的指揮與音樂家不計其數,與之合作而能登上國際大舞台的獨奏家、歌者更如過江之鯽。他說:「唯有從事藝術能讓人保持活力、保持神志清明;我們每天為了生活到處奔波,終於有一天你想到:天啊!我忙了大半輩子,現在卻感覺似乎從來沒活過!」

文字|顏華容
第167期 / 2006年11月號
藝號人物 People 跨世紀的指揮大師

羅許德茲特溫斯基 俄國音樂的代言人

Gennady Rozhdestvensky

生於同樣的年代,羅許德茲特溫斯基是少數與幾位廿世紀俄國作曲家親身接觸者,他的名望讓知名的作曲家如浦羅柯菲夫、蕭斯塔可維奇等,都曾題獻多首作品給他。許多樂迷們不但透過他認識豐富的俄羅斯音樂,藉由他在各地的演奏,更能讓觀眾體會原汁原味的樂曲風貌,超越一甲子的指揮生涯裡,羅許德茲特溫斯基可說是一位名符其實的俄國音樂大使。

文字|李秋玫
第231期 / 2012年03月號
藝號人物 People 以人文素養折服歐洲的台灣指揮

呂紹嘉:音樂會後,盼你我抱著滿滿充實的心回家

編按: 這個樂季,蒞臨台北的國際巨星之多,令人目不暇給。除了歐洲大樂團外,更有揚名國際舞台的亞裔音樂大師。今井信子與鄭明勳的舞台丰采,相信留給台灣觀眾很深的印象;每年固定回台演出的「台灣之光」──呂紹嘉,今年更將與陳必先──被歐洲樂壇譽為「中國奇蹟」的鋼琴家──攜手打造亮眼的曲目。經由專訪,我們發現這些大師們的共同特色:亞洲的嚴謹思維、世界村的國際觀、深研典籍、關懷當代,當然,也看到舞台下,大師們深厚的人文光采。 我總是期許自己,每次演出能讓聽眾在不需事先作功課的情況下,自然地被曲子吸引,跟我們一起經歷全新的音樂旅程──這也是音樂藝術所以特別之處。 ──呂紹嘉

文字|林芳宜
第169期 / 2007年01月號
藝號人物 People 蘇州評彈天后

盛小雲 雲水照花流轉人生 盡說與卿聽

一襲淡雅旗袍,一頭古典髮髻,娥眉淡掃、朱唇輕點,一派江南女子的溫婉細緻,啟口發聲,卻是或悠遠或悽惻或激昂,彈唱演之間,道盡色色人間故事流轉這就是盛小雲,台灣觀眾心目中的蘇州評彈天后,將與蘇州市評彈團再度訪台,這回她將與一票精采的評彈演員,演出中國劇作家曹禺的經典《雷雨》改編的新書目;她將演出劇中性格張揚、為愛敢於衝撞倫常的「繁漪」,盛小雲表示,也是經過一番人生歷練,方能悟知這個角色背後的深層悲哀。

文字|李翠芝
第213期 / 2010年09月號
藝號人物 People 美國鋼琴大師

葛拉夫曼 「左」出一片天的音樂老頑童

在長達卅幾年的時間,他不斷與世界頂尖樂團演出最高難度的鋼琴曲目,也曾在哥倫比亞唱片及RCA廠等灌錄柴科夫斯基、拉赫曼尼諾夫、浦羅柯菲夫、布拉姆斯、蕭邦、貝多芬等系列的知名作品。雖罹患無由的手傷,卻不能阻斷他的演奏生涯,反而讓他以著重左手的演奏曲目,再創事業高峰。 他獨具慧眼,能夠在人才之中視得英雄,並將這些子弟兵提升至最佳狀態,同時讓寇蒂斯的名聲揚名國際。究竟是什麼樣的傳奇人物,能一手掌握教育與舞台?連長期與寇蒂斯音樂院互別苗頭的茱莉亞音樂學院都授與他榮譽博士學位蓋瑞.葛拉夫曼,是你不能不知道的一個名字!

文字|焦元溥
第220期 / 2011年04月號